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以歌谣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探析.docx
文件大小:24.8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3.47千字
文档摘要

以歌谣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chant等形式的歌谣具有精简的内容、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受到学生喜爱,被广天英语教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然而,回顾过往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歌谣的运用大多停留在吸引兴趣的层面。尽管它成功地为课堂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但是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现有的歌谣教学模式多侧重于单向的知识传递,不利于学生在跟唱中充分挖掘歌谣背后的语言意义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从文本情境到生活实践的跨越。为突破这一瓶颈,可引入S-CMA教学模式,并以此重塑课堂生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S-CMA是\Song-Contents,MethodsandAppli-cation\的缩写,指的是将歌谣作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成果在英语教学中加以应用。该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应发挥主动性,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和实践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通过情境化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对歌谣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学生根据歌谣中的词汇、句型,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语言表达。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将内心的想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与英语学习联系起来,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这样,学生自然流露出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独特思考,使英语学习与生活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S-CMA教学模式能够巧妙架构理解与表达之间的桥梁,打破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开启模仿与创造之间的大门。

一、以进阶式任务生成歌谣,连通理解与表达

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其中,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写是表达性技能。学生在听、读、看中梳理、提取、内化信息,在说、写中形成对信息的进一步归纳和整理,进而输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歌谣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解到表达的过渡。以下案例体现了S-CMA教学模式中进阶式任务的设计逻辑。

比如,在教学新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Isheyourgrandpa?中的Storytime一课时,教师通过提问、说唱、填空三个进阶式任务,巧妙地引导学生复习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并为后续教学打下了基础。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入Lead-in和Cartoontime板块的图片,并提出问题:Whoareinthefamily?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家庭成员后,教师带领学生创编了歌谣(如图1),并且在歌谣的结尾凸显主题意义“Theymakeafamily.”。该环节将图片、场景、单词和发音进行融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词,感知主题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极高。歌谣帮助学生实现了从理解到表达的过渡,为后续Storytime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图1

又如,在教学新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1Schoolthings中的Lead-in板块时,教师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向学生提问“书包里都放了些什么”,让学生借助实物形成对本单元核心语言的初步认知。接着让学生将包含实物图片与单词的卡片放进书包里,巧妙地应用核心语言\put..in”,形成从物到形的过渡。最后将前两个活动整合,形成一首歌谣:/p//p/Apenandapencil.Weputthepenandthepencilinaschoolbag.\这首歌谣是在不断进阶的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它聚焦本单元的核心语言,在情境活动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音感知能力、发音的准确性及自主发现的能力,为本单元Soundsinfocus板块的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这样的歌谣能够成为课后学生活动的范本,帮助学生将耳熟能详的事物创编成趣味的作品。歌谣在课堂上形成,延展至课外,学生在说唱中自然习得拼读策略,为英语表达奠定了基础。

二、以情境式互动生成歌谣,连通语言与文化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歌谣作为语言的独特表现形式,将韵律和内容有机融合,在特定的情境中传达出独特的文化意义。

在组织Icantsleep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先用英文歌曲Goodmorning!与学生打招呼。在While-reading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书本封面上的星星和月亮,并顺势提问:“Whattimeisitnow?\学生说是晚上,教师贴上星星和月亮的板贴,板书“night”。之后,教师引导三年级学生用Goodmorn-ing!的旋律创编Goodnight!这一歌谣:“Goodnight!Goodnight!Goodnighttoyou.Goodnight!Goodnight!Goodnighttoyou.\歌谣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创编歌谣不仅是有效运用目标语言的策略,更是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