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第八章就业心理调适
目录content本章学习目标导入案例第二节就业心态调整第一节就业心理概述第三节走出求职误区
本章学习目标了解大学生求职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并能够避免;能够挖掘自身优势,调整就业心态;知道什么是求职误区,并能够走出误区。
导入案例1850次求职被拒!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他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当电影明星。好莱坞当时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仔细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剧本去一一拜访。经过第一遍拜访,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他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电影公司出来不久,又开始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轮拜访仍然失败,他没有放弃,咬牙开始了第四轮拜访。当拜访第350家电影公司时,老板破天荒地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几天后,他获得通知前去详细商谈,不久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他担任男主角。这部电影问世了,名叫《洛奇》。这个年轻人就是史泰龙,后来成了世界巨星。
第一节就业心理概述01
探究与思考导入案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你了解就业心理吗?你所了解的高校教育中关于就业心理的方面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课程?
就业心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的困惑会随着对求职择业的进一步认识和求职实践的不断进行而慢慢消除,但有些学生由于思想压力比较大,思想矛盾比较深,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倾向,妨碍择业和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这时就必须进行心理调节。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使其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及时调整不良的就业心态,顺利实现就业。敲重点!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2.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3.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准备4.做好就业遭遇挫折的准备5.克服依赖心理,实现真正自立一、大学生应有的就业心理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实质就是个人的主观愿望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每个毕业生均应冷静思考自身的条件和就业定位,分析个人的优势与不足,这是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个体差异更是不胜枚举,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借助科学测评手段,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将有助于做出适合自己的求职决策。敲重点!
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在大学里,绝大多数学生都过着一种相对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因为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炼和挫折,对问题的看法总是带有理想主义的特征,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随着毕业的临近,大学生的身份也将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角色转换。角色的转换需要大学毕业生抛开幻想,面对自主择业这一社会现实,及时进行角色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种角色的转换和变化,充分了解社会就业的现实,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身份———就业劳动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才能自觉投身于择业者的行列,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敲重点!
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准备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有将近30%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但是,目前这种就业的紧张状态只是一种人才相对过剩。所谓人才相对过剩,是指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不是多得用不完,而是呈现出需求不平衡的状况,比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急需人才却“无米下锅”。所以,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应该审时度势,做好到边远地区或基层单位去工作的心理准备。敲重点!
做好就业遭遇挫折的准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第八章就业心理及调试求职过程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常会出现一定的差距,所以普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遭受一些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障碍和挫折,不怕失败,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越挫越勇,直到择业成功。敲重点!
克服依赖心理,实现真正自立在我国,青年学生在大学毕业前大多仍在依赖父母、老师的帮助,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立。因此,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毕业生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就业事宜。实际上,毕业生应该意识到现实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一个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竞争的社会,应该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