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教学工程地质云南交通公路李昆78课件.pptx
文件大小:6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2.77千字
文档摘要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工程地质

主讲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李昆

目录Contents0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0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文中2.1.7不良地质的定义:由于地球内力或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风沙、岩溶、人为坑洞(采空区)、水库坍岸、地面沉降、地震液化等地质现象的统称。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略有区别。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第五章列出了13种不良地质:1、滑坡,2、危岩、落石和崩塌,3、岩堆,4、泥石流,5、风沙,6、岩溶,7、人为坑洞,8、水库坍岸,9、地震区,10、放射性,11、有害气体,12、高地温,13、地面沉降。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区别比较大的是多出了:放射性、有害气体、高地温三种不良地质种类,随着当前公路建设、运营养护的高水平发展,我们也须要对这一部分知识加以学习。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1、放射性:天然存在的某些物质所具有的能自发地放射出α射线或β射线或γ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当工程区域地质环境中的岩土存在放射性现象时,会对此环境内的人员身体健康甚至生命造成损害。(1)放射性不良地质现象,人类肉眼看不见、短期内也感受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或致死;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线路通过放射性矿床分布、高辐射地带、水源放射性超过限制浓度或放射性地方病蔓延地区,应按放射性地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选线应遵循下列原则: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①线路应绕避已知或可能存在放射性矿床地区,放射性异常地段、退役核设施及放射性物质超过限制浓度的地区。无法绕避时,应选择矿床隐伏地带、放射性强度较低、构造简单地段以短距离通过。②车站和生活区不应建在公众照射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地段。③饮用水源严禁建在水质放射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地区。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3)放射性测试包括: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隧道工程中空气中氡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地表、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放射性不良地质实例:衢宁铁路鹫峰山一号隧道全长16.6公里,为1级高风险单线隧道,全隧穿越13条断层,12条节理密集带、2处岩性接触带、隧道集塌方、掉块、突泥、涌水、岩爆、高地应力、高地温、放射性于一体,安全风险极高、施工难度极大。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2、有害气体:是指对人的健康、以及工程施工活动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气体。(1)地下工程中存在的有害气体是施工中的危险源之一,如施工不当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隧道中有害气体主要有:甲烷(CH4,瓦斯)、氨气(NH3)、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氮气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2)有害气体根据其存在环境和基本成分分为:可燃性气体、缺氧空气、毒气等。(3)线路通过煤、厚层湖沼、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地层,石油、天然气层、含气的圈闭构造的地区,曾发现过有害气体的地区,应按有害气体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4)有害气体地段工程地质选线应遵循下列原则:①线路应绕避地质复杂、有害气体具有突出危险的地段。②线路无法绕避规模较大的有害气体地质体时,应选择矿床较薄、构造简单、有害气体突出危险性小的地段以短距离通过。(5)《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必须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监控,加强通风管理,严禁浓度超标施工作业”。

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实例:四川江堰龙眼睛隧道瓦斯(甲烷,CH4,)爆炸,2死61伤,2人失踪。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3、高地温:地下工程中,当地温大于等于30℃时,可判定为高地温。(1)隧道工程中若发生高地温问题,①会恶化作业环境,降低劳动生产率,并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②将影响到施工材料的选取(如耐高温炸药)和混凝土的耐久性;③产生的附加温度应力还将引起衬砌开裂,严重影响隧道的稳定性;④高地温环境下施工,对场地的通风和降温都将增加成本。因此,地下工程的高地温是一种不良地质现象。(2)一般情况下,地球的温度总体上是从地表向地内逐渐增高的。常温层之下,地球表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