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负泊松比金属纳米线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pdf
文件大小:8.05 MB
总页数:9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10.83万字
文档摘要

负泊松比金属纳米线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

负泊松比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应用广泛。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分子

动力学模拟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面心立方金属纳米线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的目的在

于探讨这种金属材料在轴向加载下的形变机制,以及分析不同因素变化对其力学性能及

泊松比行为的影响。

本文采用大规模原子/分子并行模拟器(LAMMPS)构建了五种面心立方金属(Cu、

Ag、Au、Ni、Al)方形截面纳米线的基本模型,模型尺寸设置为6a×6a×300a,其中a

为各金属的晶格常数。此外,通过转换晶胞方向为每种金属纳米线建立了三种不同晶向

的模型,纳米线轴向分别对应[100]、[110]、[111]晶向,共计十五种模型。

(1)通过对模型在常温300K温度下、以58速率分别进行轴向压缩与拉伸,

?10/s

分析了其在轴向加载过程中的形变机制,并结合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详细地讨论

了其力学性能及泊松比行为的不对称性,并对纳米线的负泊松比行为进行了讨论。五种

金属材料在相同晶向与加载条件下,取向因子的分布大致相同,而屈服强度的比值略有

差异,在[110]晶向下,这种差异最为明显。而在拉伸与压缩两种加载方式下,均会产生

泊松比失稳分叉的行为,而分叉后的负泊松比主要出现在[110]晶向。

(2)随后对模型设置不同温度(0.1K-400K)进行模拟,探讨泊松比与温度的关系。

随着温度升高,纳米线[100]在弹性阶段的泊松比有少量增高,且在[100]、[111]晶向泊松

比的分叉畸变会发生提前,但在给定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不会产生负泊松比现象;纳米线

[110]在温度范围内最小泊松比均呈现负值,且最小泊松比存在一个临界转换温度。

(3)再对模型设置不同加载速率(8,8,8,8,

5?10/s4?10/s3?10/s2?10/s

8,7)进行模拟。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沿[100]晶向轴向加载时,泊松

1?10/s5?10/s

比的分叉畸变会小幅推迟,在0.5?8加载速率范围内不会产生极端泊松比现象;

510/s

[111]晶向纳米线在特定加载速率下会短暂出现负泊松比行为;而[110]晶向纳米线的最小

泊松比与应变速率满足一定线性关系。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面心立方金属在轴向加载下的负泊松比行为提供了

理论参考。

关键词:力学特性;分子动力学;负泊松比;面心立方金属;纳米线

负泊松比金属纳米线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Abstract

NegativePoissonsratiomaterialsarewidelyusedinmodernproductionactivitiesdueto

theirexcellentproperties.Inthispaper,themoleculardynamicssimulationmethodis

systematicallypresentedandusedtoconductanin-depthstudyofeccentriccubicmetal

nanowires.Theaimofthestudyistoinvestigatethedeformationmechanismofthismetallic

materialunderaxialloading,aswellastoanalyzetheeffectofdifferentfactorvariationsonits

mechanicalproper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