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理念下学生发展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将协商理念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使其贯穿评价的各个环节,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同、被尊重的感受,从而自觉追求进步,切实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浙江省杭州银湖实验小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协商理念融入评价过程,开展协商评价。具体而言,即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协商设计并应用评价量表,使协商评价起到激励学生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协商理念;评价量表;设计;应用
作为社会主体,人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具有自主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自主发展、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视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涵指引着教育评价的现代化转型,推动评价改革的深入便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改变将学生视作被动的评价对象,将评价作为鉴定和选拔手段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当评价规则由多方人员共同商定时,被评价者就会更加重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协商理念。将该理念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使其贯穿评价的各个环节,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同、被尊重的感受,从而自觉追求进步,切实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
浙江省杭州银湖实验小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协商理念融入评价过程,开展协商评价。协商评价是一种以教师、家长和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行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商评价的开展依托评价量表的设计和应用。
一、关于评价量表的设计
(一)基于协商意识,确定评价原则
传统教育评价的标准、内容等通常由专家、教师制定,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得到体现,参与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激发。协商理念指引下的评价充分吸取各方的意见,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学生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因此,评价量表的设计应该在国家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内容涵盖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系列活动或行为,如学习表现、时间观念、集体意识、活动参与度、人际交往与协作情况及其他行为习惯,同时兼顾校本化评价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确定评价量表的具体内容、操作方法,以及评价的具体分工和形式等。
2.全员性原则
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学生、家庭和学校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设计、执行和监督的责任。也就是说,评价设计应该是多方协商、达成共识的结果。
3.主体性原则
协商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也就是说,学生既是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的制定者,又是整个评价活动的实施者、参与者。
4.发展性原则
评价量表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引领作用。因此,设计评价量表时,首先要关注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学校从激励、反思、自我管理、批判与创造、自我认识、合作能力和学会学习六个方面入手,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素养导向,确定评价内容
评价量表作为践行校本化评价的载体,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的评价应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由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协商确定评价内容。
1.关注主体,明确评价领域
经过前期调研,学校梳理和提炼了各方的意见,从不同角度出发,最终确定了“FISH学童”发展目标。“FISH学童”发展目标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践。其中,F指向健康(Fitness),因为拥有健康体魄是成长和发展的基础;I指向兴趣(Interest),旨在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S指向学习(Study),旨在引导学生爱好学习、善于学习;H指向习惯(Habit),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关注发展,聚焦成长维度
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多个方面协同成长的过程。协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水平成绩(效果)和进步指数(创新成果)。其中,对情感态度的评价指向学生的基本表现,关注学生在校内、校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水平和态度变化。对水平成绩的评价指的是根据具体情况整理相关数据,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对进步指数的评价指的是对学生个体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促使其不断进步。
3.关注个性,划定发展指标
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据此量体裁衣。根据被评价者的具体情况,可将评价分为开始、发展和掌握三个阶段。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指标。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可参照的标准,学生的成长也有了方向。
(三)基于评价过程,构建评价路径
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构建了“347”协商评价路径。其中,“3”是指以学生、教师、家长为协商评价主体,注重多方共同参与;“4”是指4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期初阶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