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科学咨询第7期(总第829期)
地方高校国际胜任力培养与网络思政教育的共识集成与
结构化阐述
12*
于子涵,赵原胥
(1.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延吉133000;2.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已有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交叉学科对于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优势,是新时代高层次人才
培养的重要举措。而高校注重国际胜任力的培养,则是新形势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建议。高校需要打破传
统的教育模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借鉴跨学科研究方法与经验,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为导向,充
分利用高校的区位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在思想政治方面,高校要培养学生立
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情怀。在专业技能方面,高校要培养学生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对其他学科知识有所涉猎。
在职业发展方面,高校要求学生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游刃有余,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共
同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胜任力培养;网络思政教育;共识集成;结构化阐述
[3]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培养推送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我国国际胜任
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力人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且范围不广。但国际胜任力
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普及性工作,旨在建立国际化人才
[4]
和融合。……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培养大批具有“蓄水池”,为日后长远推送工作奠定基础。鉴于全
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球治理领域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高校还应培育一批具
[1]有国际视野、跨学科、精通多种语言且熟悉国际规则
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16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
[5]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第三十五的复合型人才。
次集体学习时作出重要指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促进学科间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Studies)或进行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建设已成
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为解答复杂课题、解决复杂问题,并对复杂议题形成
[6]
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合乎逻辑的认识并加以有效处理的有效途径。高校
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关于交叉学科建设与全球治理人才及国际胜任力培养
[2]的讨论并非新话题,融合了多学科见解,是一个复杂的
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简而言之,高校参与全球治
理既要关注相关人员国际胜任力的培养和提升,也要问题。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培养体系在全面培养全
球治理人才方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教育相关群体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也越发意识到学科间知识整合的必要性、跨学科研究
题“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化教育融的重要性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以赋能精神力量的重大
合路径研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