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道路工程施工道路工程施工冲刷防护主讲人:胡淼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直接防护——指对河岸或路基边坡所采取的直接加固措施。目的: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作用。特点:尽可能不干扰或很少干扰原来的水流性质,对防护地段的上下游及河对岸影响轻微,要求防护措施本身应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是被动式防护。一、直接防护冲刷防护类型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两种。6.1.5冲刷防护适用场合:①在水流速度较缓,流向与堤岸接近平行,或在宽阔的河滩、凸岸、台地边缘等水流破坏作用较弱的地段优先选用。②山区河流有时河槽呈“V”形,其纵坡较陡、流速较大,水流的破坏作用强烈,如果由于受地质的限制而难以人为改变水流性质时,则不得不采用直接防护措施,此时必须着重考虑防护体的坚固稳定。一、直接防护6.1.5冲刷防护直接防护包括:植物防护、石砌防护或抛石与石笼防护,以及必要时设置的支挡(驳岸等)。(1)植物防护、砌石防护——流速较小(2)抛石、石笼、石垛、柔性板河抗滑桩——流速较大、浸水部分抛石:适用于水流方向较平顺,无严重局部冲刷而被水浸的路堤边坡和河岸;石笼:适用于受洪水急流冲刷和风浪侵袭的地段;浸水挡土墙:在峡谷急流地段,为防止路基挤占河床。一、直接防护6.1.5冲刷防护1.植物防护2.砌石或混凝土护坡6.1.5冲刷防护3.石笼防护:用铁丝编织成框架,内填石料,设在坡脚处,以防急流和大风浪破坏堤岸,也可用来加固河床,防止淘刷。注:单个石笼的大小,以不被相应速度的水流冲动为宜,铺设时须用碎(砾)石垫层铺平,底层各角,可用铁棒固定于基底。6.1.5冲刷防护4.浸水挡土墙:峡谷急流、水流冲刷严重地段,4~8m/s。注:各种护坡工程的高度应按路基设计洪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袭高度+安全高度0.5m确定;为防止淘刷,工程应加强基础处理。6.1.5冲刷防护5.土工织物软体沉排:是在土工织物上以块石或预制混凝土块体为压重的护坡结构。适用:水下工程及预计可能发生冲刷的河床和岸坡土面上;其主要有单片垫和双片垫两种结构形式。6.1.5冲刷防护6.土工模袋:一种双层织物袋,袋中充填流动性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或稀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高强度和高刚度的硬结板块。坡度不得陡于1:1;水下施工时水流速度≤1.5m/s。6.1.5冲刷防护二、间接防护采用导流或阻流的方法,改变水流性质,或者迫使主流流向偏离被防护的路段,也可减小流速,缓和水流对被防护路段的作用,改变河槽中冲刷和淤积部位,以及必要时改变河道等,均属于间接防护。特点:间接防护构造物侵占一部分河床断面,因而不同程度上压缩和紊乱原来的水流,使得当冲部位受到特别强烈的冲刷和掏刷作用,因此这些部位应有比较坚固的加固措施。间接防护实际上是转移目标。适用场合:当河床较宽,冲刷和淤积大致平衡,水流性质较易改变,且有条件可以顺河势布置横向导流构造物时,宜采用间接防护措施。如果需要防护的路段较长,则更宜采用。因为在此条件下,采用间接防护不仅效果好,比较主动,而且经济效益往往高于直接防护。6.1.5冲刷防护常用的间接防护措施有:丁坝、顺坝、格坝丁坝(挑水坝):坝根与河岸相连接,坝头伸向河槽,与水流成一角度;作用:将水流挑离河岸或路基,改善流态顺坝(导流坝):坝根与河岸相连接,坝身与导流线基本重合或平行;作用:导流、束水、调整流水曲线,改善流态。格坝:格坝在平面上成网格状,设与顺坝与堤岸之间。作用:防止高水位时水流溢入冲刷坝内岸坡或坡脚,并促进格间的淤积。6.1.5冲刷防护导流结构物综合布置图例1一顺水坝;2-格坝;3一挑水坝(丁坝);4-拦水坝;5一导流坝;6一桥墩;7-路中线导治结构物的布置,应综合考虑河道宽窄、水流方向、地质条件、防护要求、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和工程经济等,要综合考虑,全面治理,要避免河床过多压缩,或因水位提高和水流改向,而危害河对岸或附近地段的农田水利及堤岸等。6.1.5冲刷防护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首先打开PPT模板,选择视图,然后选择幻灯片母版然后再在幻灯片母版视图中点击“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文本框,删除,保存即可更多PPT模板资源,请访问无忧PPT网站--使用时删除本备注即可展示您的作品,PPT模板作品投稿绿色通道:chinappt2011@将此幻灯片插入到演示文稿中将此模板作为演示文稿(.ppt文件)保存到计算机上。打开将包含该图像幻灯片的演示文稿。在“幻灯片”选项卡上,将插入点置于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