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CCSB50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790—2023
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breedingimprovedChinesesoftshellturtle
inDongtingLakearea
2023-11-09发布2024-02-0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2790—2023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亲本引种和性状要求 1
5亲本选择与培育 4
6子代繁殖 5
7稚鳖选择与培育 5
8幼鳖选择与培育 6
9后备亲鳖选择与培育 6
10生产记录 7
DB43/T2790—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沙学院、湖南省春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光大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湘阴县水产研究所、湖南省金成水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汉寿县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向静、江为民、黄超、李新国、刘莹莹、章铭、杨虎城、贺彭毅、王成、曾一鸣、黄璇、冯小花、樊志坚、王灿、黄绿红、褚武英、罗庆华、何志敏、潘亚雄、朱鑫、李虹辉、成嘉、夏新波、陶聪、李剑锋、张智勇、陈光荣、江昭军、刘海林、彭理。
DB43/T2790—2023
1
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洞庭湖中华鳖的亲本引种和性状要求、亲本选择与培育、子代繁殖、稚鳖选择与培育、幼鳖选择与培育、后备亲鳖选择与培育、生产记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池塘养殖的洞庭湖中华鳖引种及良种群体选择与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21044中华鳖
GB/T26876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SC/T1047中华鳖配合饲料
DB43/T634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
DB43/1752池塘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洞庭湖中华鳖
亲本来自洞庭湖区域,具有体薄匀称,裙边宽而厚,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等特征的中华鳖。
4亲本引种和性状要求
4.1亲本引种
4.1.1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资质的中华鳖原(良)种场引进亲本,或从中华鳖原(良)种场引进的中华鳖苗种,经过池塘强化培育而成的亲鳖。
4.1.2从洞庭湖水域捕捉的中华鳖亲本,或者捕捉的苗种经过池塘强化培育而成的亲本。
4.1.3引种的亲本应经产地检疫检验合格。
4.2亲本质量
DB43/T2790—2023
2
体形完整、体态匀称、背部光洁;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无伤残、无畸变,无病灶。雄鳖体重在1300g以上,雌鳖体重在1000g以上,年龄在4冬龄以上。亲本超过15冬龄时应淘汰。
4.3主要生物学性状
4.3.1外形特征
洞庭湖中华鳖的外形感官特征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外形感官特征
分类
要求
稚鳖
鳖壳背甲微拱;头顶前端光滑;底板呈橘红色或浅橘红色,腹部无黑斑;体态匀称。
幼鳖
鳖壳背甲微拱;头顶前端光滑;体薄,裙边较宽;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体态匀称。
成鳖
鳖壳背甲微拱;头顶前端光滑;体薄片大;裙边宽厚;底板白里透红,可见微细血管,腹部无黑斑;体态匀称。
4.3.2可量性状
4.3.2.1(1~3)冬龄鳖
(1~3)冬龄的雄鳖、雌鳖可量性状参见表2和表3。
表2(1~3)冬龄雄鳖可量性状表
分类
1冬龄
(6月龄)
2冬龄
(18月龄)
3冬龄
(30月龄)
体重/g
48.75±16.0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