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蓝孔雀规模化生态养殖场免疫技术操作规程.pdf
文件大小:824.1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7.57千字
文档摘要

ICS65.020.30

B40

团体标准

T/NTRPTA0007—2020

蓝孔雀规模化生态养殖场免疫技术操作规程

(征求意见稿)

2020-05-28发布2020-06-15实施

南通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布

T/NTRPTA0007—2020

蓝孔雀规模化生态养殖场免疫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蓝孔雀生态养殖免疫原则、疫苗的运输与贮藏、免疫方法和免疫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蓝孔雀养殖场免疫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3免疫原则

蓝孔雀病防疫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为基本原则,免疫防制是该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要搞好免疫防制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3.1加强饲养管理,使蓝孔雀群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畜禽检疫应符合GB16549的规定,畜禽场环境

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3.2严格制订和执行卫生消毒措施,保持环境相对清洁以减少或杜绝壁病原存在和污染的机会。

3.3了解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制订和执行适于本场的免疫计划。

3.4正确选用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疫苗;严禁使用伪劣、过期或变质的疫苗。

3.5做好疫苗接种前后的抗体监测工作,以了解蓝孔雀群免疫状况和接种效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必

要时进行补免。

4疫苗的运输与贮藏

蓝孔雀用疫(菌)苗一般分为冻干苗和液体苗。冻干苗需贮存一年或一年以上时,在-15℃以下冻

藏;需贮存6个月左右,在4~8℃贮存。冻干苗应严格实行冷链运输和贮存,切忌反复冻融而致效价下降。

液体疫苗贮存方法是在4~8℃条件下冷藏。

5免疫方法

5.1肌肉注射

用注射器将疫苗注射到胸肌、腿肌和翼肌部位,注射疫苗时针头与皮肤夹角为45°,不能垂直注射。

5.2皮下注射

用注射器将疫苗注射到颈部或腿部皮下的方法。接种疫苗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把皮肤提起,将针

头平着插入注入疫苗,两手指中若有膨胀感,说明疫苗已准确注入。

5.3滴鼻、点眼

适用于新城疫II系、IV系疫苗接种。滴鼻是用滴管或滴瓶将稀释好的疫苗滴入鼻孔,让孔雀吸入。

点眼是用滴管或滴瓶将稀释好疫苗点到孔雀的眼睛内。

5.4滴口

1

T/NTRPTA0007—2020

用滴管或滴瓶将疫苗滴入孔雀口腔内,使其喝下。

5.5饮水

将疫苗直接加入到水中饮用。

5.6喷雾

用专用喷雾器把疫苗对准孔雀头部喷雾。喷雾免疫时应关闭舍内风机,防止舍内浓度降低,影响疫

苗效果,使疫苗充分吸入孔雀鼻腔内。

5.7刺种

用刺种针或用蘸笔尖蘸取疫苗在翅膀内侧血管稀少地方刺种两下即可。

6免疫程序(表1、表2)

表1蓝孔雀免疫程序I

日龄免疫项目疫苗名称接种方法

1马立克氏病HVT活苗颈部皮下注射

7?10新城疫新城疫II系或IV系苗滴鼻或点眼

14?15传染性法氏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