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
据分析
定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
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一
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向消费者出售消费品和向农村出售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民对非农业
居民直接零售的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
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
主要发现:
1、
2005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是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平均5年翻
一番,平均增速超过13%。
其中,名义增速超过实际增速的年份有6年,2009年实际增速超过了名义增速。表明
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物价变动息息相关,我国要保持社会零售总额的健康发展,必须要
稳定物价,使物价处于低而平稳的增长速度。这样就能充分挖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
使我国经济的发展由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成靠投资、出口和外贸协调拉动。
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国家进行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行,我国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长在08、09、10年有了明显上升,但是,受困于2011年全球经济的低迷,2011年
增长速度显著下滑。告诉我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未来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通过
一系列的政策和努力,才能实现继续稳定发展。
2、
分地区来看总额,我国城市和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
距。从数据来看,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概是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倍
左右,随后的7年时间里,我国的城市和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差距没有实际
性的缩小。
从二者的增速来看,城市的增速始终都快于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
度。但是二者的差距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另一方面,从城市和县及县以下所服务的总
人口来看,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量以及增速的潜力远远都没有被激发出来。
未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最大的空间还是来源于县及县以下,特别是乡村地区。
3、
分行业或者消费形态来看,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批发零售业为主导,占比70%
左右;我国目前的住宿及餐饮业的占比为25%左右;其余的比重为5%。据此可以看出,我
国当前批发零售业所占比重过高,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现状不太相符。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继
续保持批发零售业的较快发展,并进一步促进餐饮及住宿业的发展,提高其所占比重。另外,
还应该大力发展其余业态的零售业,使我国零售业的格局进一步优化升级。
从不同行业的增速来看,08年以前,我国的餐饮和住宿业与批发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差距
相对较大,但自2009年以来,二者的差距进一步被缩小,两者实现了几乎同步的发展。
1、2005~2011年年度数据及增长速度分析
2005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是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平均5年翻
一番,平均增速超过13%。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08、09、10年有了明显上升,但是,受困于2011年全
球经济的低迷,2011年增长速度显著下滑。详见表一、图一、图二。
表一:2005~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总额及其增长速度综合表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总额(亿)671777641089210108488125343154554181226
名义增速12.9%13.7%16.8%21.6%15.5%18.4%17.1%
实际增速12.0%12.5%12.2%15.8%16.9%14.8%11.6%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官方公布数据。但带橙色的实际增速限于资料不全,无从查证,故根据
往年历史资料以及当年全年CPI进行了估计,仅供研究参考之用。下面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对
表一的数据进行说明。
图一:2005年~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总额柱状图
200000
150000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