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社会学)-发展社会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简述区分增长、发展、进步三个概念。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城市起主导作用和()。
A、从市场开始
B、从政府开始
C、从民间开始
D、从农村开始
3.大众文化主要体现为()。
A、消费文化
B、城市文化
C、世俗文化
D、平民文化
4.简述布罗代尔关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理论。
5.二战后,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呈现出()
A、差序格局
B、次序格局
C、等级格局
D、递进格局
6.简述从二元走向一元的对策性分析。
7.根据波兰尼的经济类型划分,中国属于何种类型,为什么?
8.简述社会失序的类型。
9.简述20世纪环境问题的三大特点。
10.简述民主化浪潮的启示。
11.发展理论的第三阶段是指()
A、世界体系论
B、全球化
C、信息化
D、科技决定论
1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育上的惊人浪费的最突出表现是()。
A、中途退学
B、专业不对口
C、毕业后失业
D、教育经费被挪用
13.辛亥革命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推向了制度层和()
A、实质层
B、观念层
C、理论层
D、现实层
14.简述二元组织结构的非合理性。
15.斯大林模式采取的战略是()。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16.在社会变迁或转型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深度和广度相差甚远,不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因而也就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即所谓的()
17.根据社会失序的状态不同,失序可以划分为()
A、破坏性失序
B、建设性失序
C、政治失序
D、隐性失序
E、显性失序
18.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
A、产业结构的升级
B、政治结构的民主
C、文化结构的多元
D、军事上的独裁
19.社会发展的依附理论发端于()。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20.如何评价现代化理论?
21.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等东亚国家以实行()著称。
A、进口替代战略
B、出口替代战略
C、进口替代战
D、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结合
22.世界体系理论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分析单位是()
A、世界体系
B、全球化
C、一体化
D、信息化
23.贯穿现代化理论的主线是指传统与现代的()
A、整合
B、分离
C、对立
D、融合
24.简述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及其特点。
25.某一社会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双向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指的是()。
A、社会开放
B、社会变迁
C、社会交换
D、社会流动
26.在西方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与冲突的斗争一般以()方式解决。
A、融合
B、妥协
C、背离
D、战争
27.简述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
28.20世纪60-70年底巴西进入经济飞速增长时期,跻身工业16强国之列,但由于忽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到80年代以后,成为一颗“经济彗星”。这被称为()
A、巴西革命
B、巴西问题
C、巴西增长
D、巴西神话
29.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需符合以下标准:政治系统具有()
A、高度的民主性
B、高度的权威性
C、齐备的功能性
D、严谨的秩序性
E、良好的继承性
30.迟发展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迟发展的()。
A、缓慢性
B、压迫性
C、依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