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社会学)-儒学与人生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秦始皇统一天下主要是采用()的思想。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孟子
2.音乐通常给人的感觉是()。
A、愤怒
B、悲伤
C、和谐
D、紧张
3.兼爱是孟子的主张之一。
4.西方人实现现代化,近代化要做的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
5.“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句话出自孟子。
6.黄玉顺所谓“思无”不是一个存在者,而是指大本大源。
7.《周易》共有64卦,第一卦是()。
A、必卦
B、蒙卦
C、屯卦
D、乾卦
8.所谓文明国家可能不是在现代产生的。
9.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种人文哲学。
10.从历史渊源考察,中国的情、理、法中“理”的含义说法不正确?()
A、天理
B、道理
C、公理
D、公共道德
1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的基本精神是()
A、政治
B、中国历史
C、中国文化
D、中国哲学
12.《水龙吟》是()的作品。
A、辛弃疾
B、苏东坡
C、李商隐
D、陆游
13.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
A、人生
B、理论
C、儒学
D、传统道德
14.西方现象学的大师之一()构造了“情感现象学”。
A、海德格尔
B、萨特
C、舍勒
D、胡塞尔
15.从孔子开始,()观念成为了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传统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观念。
A、礼
B、仁爱
C、乐
D、正义
16.西方谈的“博爱”的原义是()。
A、无私的爱
B、对全人类广泛的爱
C、兄弟关系
D、特殊的爱
17.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基本出发点是()
A、人和禽兽是一回事
B、要认识人和禽兽的区别
C、要学会做人
D、修身是根本
18.道德原则不是天生的,需要()
A、学习
B、修养和教导
C、修养和教育
D、培养
19.我们常说的中国有56个民族和中国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这两种表达是矛盾的。
20.现代大学所培育的主体应该首先是至高无上的学者,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21.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周易
B、中庸
C、大学
D、论语
22.“博爱”一词最早出现于对西方的翻译。
23.“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
A、做人
B、做给自己看
C、作为
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
24.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文化的三大思想源头?()
A、儒
B、道
C、佛
D、法
25.中国文化的三大思想源头主题有哪些?()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的身与心的关系
D、人与仁的关系
26.“君子四德”最早是在《左传》中提出来的,它的本意是仁义礼智。
27.治学的三个层次是知、懂、还有一个是()?
A、思
B、熟
C、透
D、通
28.卦辞就是对整个卦的吉凶的一个判断。
29.“子”在古代表示很受尊敬的先生。
30.儒学的核心是()
A、人与仁
B、民与君
C、仁与礼
D、人与人
31.汉语中的“大学”原指古代的一种学制。
32.根据钱逊教授所讲,关于推己及人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推己及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要从推己及人做起
C、推己及人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很不容易
D、推己及人的原则已被世界所注意
33.根据钱逊教授所讲,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谁在清华大学抄写了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