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社会学)-乡村社会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联系乡村实际谈一谈我国乡村社会流动的原因、功能。
2.乡村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成因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
4.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5.以下哪种群体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A、同事
B、军人
C、师生
D、儿童游戏群
6.生活方式的自然基础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自然环境
C、科学技术
D、社会制度
7.农民主体力量发挥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农民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B、对政府主导力量的依赖
C、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
D、制度的缺失
8.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内部管理机制在人事制度的改革上可以采用()等用人制度,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A、合同制
B、任命制
C、招聘制
D、聘任制
9.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组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主要有()
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E、行为科学理论
10.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1.我国目前社会分层的基本变化之一就是社会分层指标从身份指标向非身份指标变化,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身份指标?()
A、户籍
B、职业
C、收入
D、教育水平
1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13.当前我国乡村居民劳动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以农为主兼营他业
B、非农职业者开始形成
C、以工商为主兼农业
D、由手工向机械化操作过渡
E、具有季节性
14.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中国农民
15.社会分化有两种形式,是()。
A、横向分化和纵向分化
B、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C、个体分化和群体分化
D、个别分化和全面分化
16.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17.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对符号相互作用论作出了贡献,他强调个人主观的()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18.随着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将会逐渐消失的家庭关系的()
19.文化具有的()功能使得其能够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修补各种心理裂痕。从而舒缓压力、愉悦省心、化解矛盾、增加融合。
A、价值整合
B、行为导向
C、协调人际关系
D、精神激励
20.我国农村实行的五保制度的内容是()。
A、保吃
B、保穿
C、保住
D、保医
E、保薪
21.()是指由政府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主要着眼于农村社会效益,以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建没为依托,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以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等为主要内容,为农村提供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A、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B、农村公共文化组织体系
C、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系
D、农村公共文化经营体系
22.需要层次论是()初次提出的。
23.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24.农村居民交往方式的基本特点有
25.家庭关系主要包括()
A、夫妻关系
B、亲子关系
C、兄弟姐妹关系
D、祖孙关系
E、婆媳关系
26.科层制理论、主要内容及评述
27.试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28.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29.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是()。
A、规模小
B、非正式控制
C、面对面交往
D、成员具有多种角色
E、满足需求为首位
30.中国农村人口膨胀的原因
31.群体决策有四个阶段
32.“镜中自我”是()提出来的。
33.“三下乡”活动不包括的内容()。
A、资金
B、科技
C、文化
D、卫生
34.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失调、()失调两个方面。
35.从社会组织角度看,乡镇政权组织体系具有的特点有()
A、地域性的政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