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西河池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
A.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
B.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
C.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
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
【答案】:D
【解析】择一因果关系需多人实施危险行为、有损害结果且无法确定加害人。在狩猎事例中,二人同时开枪致丙中枪,无法确定谁打中,符合定义,其他例子或能确定加害人或未针对他人,故答案正确。
2、下列名句中,哪一项出自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A
【解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人物,该项正确。“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作者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该项错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该项错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饮酒》,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该项错误。
3、2020年是我国实现()的收官之年。
A.乡村振兴
B.脱贫攻坚
C.转型发展
D.绿色发展
【答案】:B
【解析】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而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战略,自2018年开始全面部署实施,要分阶段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转型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等的转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绿色发展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因此,正确答案是脱贫攻坚。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相一致。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答案】:B
【解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将群众的实践经验收集起来,经过分析研究上升为理论认识,这相当于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再把形成的政策、理论等运用到群众的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这些认识,这相当于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群众中来”对应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对应从认识到实践。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过程的一个环节,没有完整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全部过程;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只强调了后半部分;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顺序错误。所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原理相一致。
5、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物的生存以及工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或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大的多,这是沿海地区日夜温度差比内陆地区小的主要原因
B.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C.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些都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
D.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水的性质、用途以及水资源的处理等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泥土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沿海地区多水,内陆地区多沙石、泥土,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沙石、泥土的温度变化大,所以沿海地区日夜温度差比内陆地区小,此观点正确。蒸馏法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将海水加热汽化,再将水蒸气冷却液化,从而得到淡水,所以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此观点正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自来水中含有能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如氯离子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