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试验室安全检查要点
一、基础设施
1.试验室选址是否避开易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域,查阅相关地质、水文资料或向当地有关部门咨询确认;是否远离有强烈震动源、噪声源以及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源的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2.功能分区是否合理,如办公区、试验操作区、样品存放区、药品试剂储存区等是否明确划分,且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通道是否畅通,宽度是否满足人员和设备通行要求,有无障碍物阻挡。
3.房屋结构是否稳固,有无裂缝、倾斜、沉降等影响安全的问题;屋顶是否防水、隔热,有无漏水、渗水现象。
4.温度、湿度是否满足试验要求,是否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如空调、除湿机等)且运行正常,查看温湿度记录;通风是否良好,有无通风设备(如通风橱、排风扇等),通风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在进行有毒有害试验时通风是否有效。
二、设备与仪器
1.大型试验设备(如压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安装是否平稳,基础是否牢固,地脚螺栓是否紧固,有无松动迹象;设备与周边设施的间距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要求,便于操作和维护。
2.小型仪器(如电子天平、酸度计等)是否放置平稳,有无采取防滑、防倾倒措施。
3.各类设备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行,运行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查看设备运行记录和故障记录;设备运行时有无异常声响、异味、过热等现象。
4.是否制定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计划,是否按计划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查看维护保养记录;设备仪器的易损部件是否有备用件,以备及时更换。
5.设备仪器的电气连接是否规范,电线电缆有无破损、老化、过热现象,插头插座是否完好;设备是否接地良好,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一般不大于4Ω),查看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6.配电箱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内部电器元件是否完好,动作是否灵活可靠,漏电保护器参数是否匹配(一般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线路敷设是否规范,是否穿管保护,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线路是否远离水源和热源。
三、样品与材料
1.不同类型的样品(如土样、水泥样、砂石样等)是否分类存放,并有清晰的标识,防止混淆;对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如需要冷藏、防潮、防氧化等),是否采取相应的存放措施,存放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2.样品存放区是否干燥、通风,有无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查看存放环境是否整洁。
3.试验用的普通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是否分区存放,标识是否清晰,存放量是否合理,避免积压过多造成安全隐患;材料堆放是否整齐、稳固,防止倒塌伤人。
4.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材料(如汽油、酒精、强酸强碱等),是否设置专门的储存库或储存柜,实行专人管理;危险材料的储存库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是否具有防火、防爆、防盗、防泄漏等措施,是否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设备(如灭火器、沙土、中和剂等);危险材料的领用、使用、回收是否有严格的记录,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
四、化学药品与试剂
1.化学药品与试剂是否按照其性质分类存放,如酸类、碱类、氧化剂、还原剂等是否分开储存,相互禁忌的药品是否隔离存放;剧毒药品是否单独存放于保险柜中,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保险柜是否固定牢固,位置是否隐蔽安全。
2.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药品试剂的储存要求,如温度、湿度、避光等条件是否满足,是否配备相应的控温、控湿、遮光设备;储存容器是否完好,有无泄漏现象,标签是否清晰完整,标明药品名称、浓度、危险性等信息。
3.化学药品与试剂的领用是否有严格的登记制度,记录领用日期、领用人员、用途、用量等信息;是否按照试验所需用量领用,避免浪费和积压。
4.试验人员在使用化学药品与试剂时,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否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口罩等);在进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试验时,是否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五、消防安全
1.试验室是否配备足够数量且适用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沙、消防桶等),灭火器类型是否与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相匹配(如ABC类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灭火器材是否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是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压力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期内,查看检查记录。
2.是否设置消防栓,消防栓是否能正常使用,配件(水带、水枪等)是否齐全完好,消防栓周围是否有障碍物阻挡。
3.对电气设备、线路是否定期进行防火检查,有无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等火灾隐患,查看检查记录;严禁在试验室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如热得快、电炉等。
4.对易燃的化学药品、材料等是否严格管理,储存量是否符合规定,存放地点是否远离火源和热源;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易燃废弃物是否及时清理,妥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六、人员安全与应急管理
1.试验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2.是否定期组织试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是否包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