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业务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货运受理环节
02
地面操作流程
03
空中运输管理
04
到达处理程序
05
客户交付服务
06
应急管理体系
01
货运受理环节
审核托运人资质
检查托运人是否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和信誉,确保货物来源合法。
审核货物信息
核对货物名称、数量、体积、重量、包装等信息,确保与托运申请一致。
审核运输条款
明确运输方式、运费、保险、交货方式等条款,确保双方权益。
审核特殊货物
对危险品、鲜活货物、贵重货物等特殊货物进行额外审核,确保符合运输要求。
托运申请审核要点
根据托运申请和审核结果,制作运单并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托运人、收货人、货物信息、运输条款等。
核对运单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包括运单号、货物信息、运输条款等,确保与托运申请一致。
将运单交给托运人确认,并请托运人在运单上签字盖章,确认货物信息和运输条款无误。
将确认后的运单存档,以备后续查询和结算使用。
运单制作与确认流程
制作运单
核对运单信息
确认运单
运单存档
安检标准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航空公司规定,对货物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货物不携带危险品、违禁品等。
体积测量
对货物的体积进行测量,确保货物体积在航空公司规定的范围内,避免因体积过大而无法装载。
标记与标识
在货物上标记重量、体积、目的地等信息,以便在运输过程中进行识别和处理。
称重标准
使用专业称重设备对货物进行准确称重,确保货物重量符合航空公司规定,避免因超重或不足导致运输问题。
货物安检与称重标准
01
02
03
04
02
地面操作流程
货站接收与暂存规范
货物接收
货站应确保接收的货物符合航空运输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记录。
货物暂存
货物在货站内应进行分类、标记和妥善存放,确保安全、有序和易于查找。
信息录入
货站应及时将货物信息录入货运系统,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货物保管
货站应负责货物的保管,确保货物在暂存期间不受损坏、丢失或污染。
集装设备装配要求
集装设备选择
根据货物的尺寸、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集装设备。
02
04
03
01
装配操作
按照规范进行装配操作,确保货物在集装设备内稳固、不晃动。
设备检查
在使用前应对集装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干净且符合规定标准。
设备标识
集装设备应标明货物信息、目的地、重量等关键信息,以便识别和追踪。
根据货物重量、体积和航班运输能力,合理分配舱位。
舱位分配
如有需要,应对配载方案进行调整,并确认最终配载结果符合要求。
调整与确认
根据航班起飞和降落的实际情况,进行载重平衡计算,确保航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
平衡计算
将配载平衡计算结果和相关记录进行保存,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记录与报告
航班配载平衡计算
03
空中运输管理
飞行计划协同制定
飞行计划内容
包括航班号、起飞时间、降落时间、飞行航线、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
协同制定
与空中交通管制、机场地勤、航空公司等相关部门协同制定飞行计划。
飞行计划调整
如遇天气变化、空中交通拥堵等突发情况,需及时调整飞行计划,确保飞行安全。
机舱货物监控机制
货物监控设备
采用先进的货物监控设备,如货舱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
监控信息实时传输
异常情况处理
将货物监控信息实时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确保对货物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货物异常情况,如温度异常、烟雾报警等,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货物安全。
1
2
3
特殊货物分类
包括特殊货物的包装、标记、装载、运输和卸载等环节,确保特殊货物的安全运输。
特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演练
定期进行特殊货物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如危险品、贵重物品、鲜活物品等,需制定针对性的运输方案。
特殊货物处理预案
04
到达处理程序
货物信息识别
通过扫描货物标签或单据,识别货物类型、目的地、运输方式等信息。
自动分拣系统
利用自动化设备,将货物按照目的地、航班号等进行快速分拣。
货物分拣准确率
通过分拣系统,保证货物分拣的准确性,降低误运率。
货物追踪
分拣后,通过信息系统实时追踪货物状态,确保货物及时到达。
到港货物分拣系统
根据海关规定,提交相关货物申报文件,包括货物清单、发票、运输合同等。
海关对申报货物进行查验,包括开箱检查、抽样检测等,确保货物与申报文件相符。
查验合格后,海关给予放行,货物进入后续运输环节。
对于部分特殊货物,海关可能进行后续监管,确保货物合法合规。
海关申报与查验流程
海关申报
海关查验
海关放行
海关监管
异常货物登记处置
异常货物识别
在分拣、查验等环节,发现货物异常情况,如破损、变形、缺失等。
异常货物登记
对异常货物进行登记,记录货物信息、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等。
异常货物处理
根据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重新包装、更换标签、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