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地质构造的认识
目录1.绝对年代2.相对年代3.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单位4.地质年代表
地质历史地质学需要研究地球(主要是地壳或岩石圈)形成和发展历程(形成和形变),只有掌握了地质发展的历程,我们才能根据地质规律推测未知的地质现象。只有建立统一的、便于不同地区对比的时间系统,即确立地质年代,才能把漫长的地质过程的发生、发展串联起来,建立地质历史。
1.绝对年代通过确定地层形成等地质事件的“准确”时间,依次排列出地层的新老关系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方法;同位素测定。最老岩石:南美洲圭亚挪地盾角闪岩(41.3亿年)最老化石:蓝绿藻(35亿年))。
同位素测定基本原理:放射性元素具有固定的衰变系数(每年每克母体同位素能产生的子体同位素的克数),且母体同位素和子体同位素含量可以测出,同时这种放射性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公式:其中:λ——衰变系数(与衰变周期相关);N——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后剩余的母体同位素含量;D——衰变而成的子体同位素含量。母体同位素子体同位素半衰期/年母体同位素子体同位素半衰期/年铷87锶87500亿铀238铅20645亿钾40氩4015亿碳14氮145692
相对地质年代
2.相对年代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地层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最老的地层到最新的地层所确定的顺序,只具有相对的性质,反映了时间上相对的新老关系地层层序法、生物层序法、地层接触关系法
2.相对年代(1)地层层序法水平岩层构造运动倾斜未倒转地层倒转
指示岩层顶底方法:迭层石和泥裂
2.相对年代(2)生物层序法生物演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可逆的过程;每个时代岩层中可含有当时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
2.相对年代(2)生物层序法不同时期地层中含不同类型化石及其组合;相同时期相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地层,只要原来海或陆相通,应含相同化石及组合;标准化石需要该生物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易于保存、特征显著、存世时间短等特征。
2.相对年代(3)地层接触关系①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2.相对年代(3)地层接触关系①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时间上连续,产状上一致。
2.相对年代(3)地层接触关系①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接触:时间上不连续,产状一致。反映地壳间断上升。
2.相对年代(3)地层接触关系①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时间上不连续,产状不一致。映地壳剧烈动。
2.相对年代(3)地层接触关系法②岩浆岩间的穿插与包裹关系被穿插者形成早,穿插者形成晚;被包裹者形成早,包裹者形成晚。
2.相对年代(3)地层接触关系法③沉积岩与岩浆岩关系侵入接触(后期岩浆会影响先期沉积岩)沉积接触(后期沉积岩的底部有岩浆岩的底砾岩)
综合分析1石灰岩(沉积岩)2花岗岩(岩浆岩)3硅卡岩(变质岩)4闪长岩(岩浆岩)5辉绿岩(岩浆岩)6砾石7砾岩(沉积岩)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包裹者新,被包裹者老。
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单位
3.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单位时代地层单位?????????地质时代单位宇(Eonthem)…………宙(Eon)界(Erathem)…………代(Era)系(System)……………纪(Period)统(Series)………………世(Epoch)
3.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单位在一个新地区进行工作时,首先应根据地层的岩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地层分层,建立起地层系统和层序,这样的地层单位称岩石地层单位,又称地方性地层单位。
3.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单位地方性地层单位:群、组、段、层。群:包括两个以上的组。群以重大沉积间断或不整合界面划分。组:以同一岩相,或某一岩相为主,夹有其它岩相,或不同岩相交互构成。(岩相指岩石的形成环境,如海相、湖相等)。
3.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单位段:段为组的组成部分,由同一岩性特征组成。组下不一定划分段。层:指段中具有显著特征,可区别与相邻岩层的单层或复层。应该说:岩石地层单位是以岩石特征及相对应的地层位置为基础的地层单位。它不是以化石为依据,与年代地层单位之间无对应关系。
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全球各个地区地层划分对比各种岩石同位素年龄测定几次大的地壳运动和生物界大的演变地质年代表包括:地质年代单位、名称、代号和绝对年龄等
4.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
小结1.了解绝对年代的测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2.掌握常用的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3.综合理解地质年代单位和常用的年代地层单位4.熟记地质年代表
国家教学资源库---工程地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