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根底
第一章导论
1景观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实践
--景观学专业工作是什么?
2景观学专业与学科简介
--如何正确看待理解景观学专业?
3.景观学学科专业的根本概念
--什么是正确的景观学科专业观?
4景观学专业的学习方法途径
--如何学好景观学专业?
5未来开展前景
第一节景观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实践
--景观学专业工作是什么?
1.1景观学专业实践概览
1.2社会对于景观师的三大领域的需求
(1)规划设计
(2)环境与资源保护
(3)建设与管理
景观学专业的实践领域
(1)公园绿地
–国家公园、省市级公园、社区邻里公园、广场、儿童游戏场等。
(2)休闲游憩与旅游区
–风景区、森林游乐区、休闲农场、观光果园、休闲渔业、温泉区等。
〔3〕大型综合园区
–科学/科技园区、教育园区、校园、主题园区、动植物园区等。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在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
〔7〕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开展
–景观保育、复育、修景、视觉景观评估等。
〔8〕城乡景观风貌规划
–将城市文化内涵、风土人情等城市独有的个性、特色融入到城市景观要素系统的构架中,依托城市景观实体、景观空间的塑造及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内涵,健康的,美的,城市景观面貌。
景观学专业实践领域概览
中国景观的当务之急
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后期——以生产为目的的种植场地,果木蔬园——园林萌芽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生产力兴旺,精神生活水平提高——萌芽、成长、兴旺
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工业社会——掠夺开发,保护探索——初现现代景观的概念
第四阶段: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经济开展,环境恶化——可持续开展、生态平衡理论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
景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
与工业化相随的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拥挤,聚居环境质量恶化。基于工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城市,对工业化进行质疑和反思,寻求解决的方法。
第二节景观学专业与学科简介--如何正确看待理解景观学专业?
2.1(1)景观学专业的百年初期积累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世界博览会,激起民众对环境改造的向往与意识
1899年美国成立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
1901年Olmsted参与推动美国华府特区的规划,开始对于大尺度开放空间和轴线林荫道路以及重要终点景观与水池等布局的重视
霍华德的?明日的花园城市?认为:城市的生长应该是有机的,一开始就应对人口、居住密度、城市面积等加以限制,配置足够的公园和私人园地,城市周围有一圈永久的农田绿地,形成城市和郊区的永久结合,使城市如同一个有机体一样,能够协调、平衡、独立自主地开展。
人口容量限制(约3万人左右)
1945-1965年
景观专业最大转折点与挑战期,提升对于更大尺度景观的开发利用、景观建设与环境结合,提升环境整合性品质
1966-1974年
景观专业的多元化开展,进一步探讨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如何提升都市核心区高密度社区及参与式社区规划与社会相关议题之挑战。
1975-1981年
此时期有许多小型事务所诞生,开展出各类主题园、植物园、水岸更新开展以及闲置工业区再利用……等,更精准设计象度
1982-1989年
景观专业事务所开始在规模上、制度上、形式上及执业专业范畴上有精准之市场区隔,并逐渐以整合性团队合作(TeamWork)方式呈现。
1990年-今
–环境规划、永续开展、经济缓慢开展,促动了专业者对传统价值与对新科技之重新整合与认知
–生态危机带动了生态复育、生态保存以及文化景观复育、修复之更深刻责任
–景观生态学之开展也带动专业界在教育与实务运作上对于大尺度景观问题之整合思惟
–GreenWay之运动结合环境教育、社区再开展与景观修复正是这十年来具体之景观网络串连之成果
“绿道〞——greenway,分为两局部:“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绿道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
–减法设计思潮带动的又一融合意境与生态之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