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沉与人口回流正提振小城车市
小城车市洞察报告(2025版)
团队成员
周丽君
院长/首席分析师
高英
行业分析师
石本雅
行业分析师
2023-2024年,小城车市快速崛起,市占率随之提升
新迹象应引起车企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吉利、比亚迪等主流车企
◆近二十年,中国小城乘用车市场的销量走势犹如过山车:2007-2017年,三线、四线与五线之小城车市蓬勃发展,终端销量由不足200万辆快速逼近1200万辆,市占率由不足40%快速逼近50%,一跃成为能与大城车市分庭抗礼的新主流车市。期间小城车市为吉利、长城、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广大中国品牌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也为大众、丰田、本田、日产、别克、现代等海外品牌开辟了持续增长的新蓝海,广大车企纷纷强化“市场下沉”战略;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起小城车市快速由盛转衰,终端销量快速跌破1000万辆,甚至跌破850万辆,市占率快速回落至40%出头点,期间以小城车市为主的品牌纷纷遭遇沉重打击,销量腰斩的不在少数,甚至不乏仅剩个零头的,广大车企的“市场下沉”战略瞬间哑火;2023-2024年,小城车市强势崛起,终端销量逼近1000万辆,2025年一季度小城的市占率反弹至44.66%;
小城车市的突然崛起,涉及多数车企的切身利益,2025年一季度,吉利、五菱、奇瑞、长安、日产、哈弗、捷途的55%-65%销量来自小城车市,比亚迪、大众、本田的50%左右销量来自小城车市。2025-2026年,“小城之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吉利与比亚迪的“榜首之争”。虽然奔驰、奥迪、宝马、特斯拉、理想、小鹏、小米等来自小城的销量占比不高,但都渴望加速市场下沉,都不应忽视本轮小城车市的新机遇;
◆小城车市的突然崛起,将打乱多数车企的既定战略。2017-2022年,为了跟上中国车市大城化的趋势,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长安等广大车企,纷纷制定“高端化战略”,且被赋予重任,导致不少车企原先适合小城车市的大量紧凑型产品的升级严重滞后,甚至停滞;
◆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小城车市的本轮突然崛起,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到底是短期还是长期?
2007-2025年一季度
中国小城乘用车市场终端销量与市占率走势(万辆)
终端销量
市占率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Q1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Q1
60%
50%
40%
30%
20%
10%
0%
2025年一季度
中国乘用车市场终端销量TOP20品牌的城市销量分布
五线城市
四线城市
三线城市
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比亚迪大众吉利丰田五菱奇瑞长安本田奔驰奥迪宝马特斯拉日产理想小鹏别克哈弗红旗捷途小米0%
比亚迪
大众
吉利
丰田
五菱
奇瑞
长安
本田
奔驰
奥迪
宝马
特斯拉
日产
理想
小鹏
别克
哈弗
红旗
捷途
小米
数据说明:以一财城市分类为标准,本报告的小城指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大城指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直接原因首推2022-2025年
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短期补贴政策
对价格更敏感的小城车市更容易被刺激
◆说到小城车市的突然崛起,直接原因首推2022-2025年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的一系列以短期补贴为主的刺激政策:2022上半年,中国车市凸显颓势,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购车补贴政策。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中国乘用车销量立马被拉升,由5月的132万飙升至6月的193万辆。9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3年,给年底车市吃了颗定心丸;进入2023年,围绕新能源汽车,6月15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促进乡村新能源汽车消费。7月19日,财政部等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发展环境。当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快速提升,新能源市占率一举突破30%,并助力大盘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