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学校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部署,切实保障我校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健全教育关爱体系,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制度。本制度以“全员参与、精准施策、长效关怀”为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支持。
第二章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学科教师及家长代表为成员的留守儿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帮扶工作。
(二)明确岗位职责
1.校长负责制:全面规划帮扶工作,保障资源配置;
2.德育处统筹: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组织实施帮扶活动;
3.班主任主导:动态跟踪学生情况,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
4.学科教师协同:关注学业发展,提供个性化辅导;
5.心理教师干预:开展心理健康筛查与疏导;
6.家长委员会联动: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组织亲子线上互动。
第三章关爱机制与实施措施
(一)建立动态档案管理
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包含家庭结构、监护情况、学习表现、心理状态等信息的电子档案,每学期更新一次,确保信息精准。
(二)学业帮扶提质增效
1.开设课后“爱心辅导班”,组织教师、志愿者进行作业辅导;
2.实施“学科结对”计划,为学业困难学生匹配学习伙伴。
(三)心理关爱护航成长
1.每月开展1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普及情绪管理知识;
2.设立“心灵驿站”,每周固定开放心理咨询室,提供个体心理辅导;
3.建立“成长导师制”,为留守儿童配备专属心理疏导教师。
(四)生活关怀温暖相伴
1.设立“爱心物资角”,为家庭困难儿童提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2.在传统节日组织集体活动,开展“校园亲情日”“爱心妈妈”陪伴等特色项目。
(五)家校社协同共育
1.每学期召开2次留守儿童家长会,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确保监护人参与;
2.联合社区、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留守儿童成长视野。
第四章考核监督与保障机制
(一)考核评价体系
将帮扶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个人与班级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者进行督促整改。
(二)资源保障制度
设立专项帮扶资金,用于心理辅导、物资采购及活动开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留守儿童关爱专题培训。
(三)社会监督渠道
开通家长监督热线,通过校园公众号、公示栏公开帮扶工作进展,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XX学校留守儿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与修订。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帮扶措施,持续提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水平,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