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学校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则
为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有效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全体师生、家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二、组织领导
1.成立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保安人员等。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与监督检查。
2.明确职责分工
校长是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防溺水工作负总责。
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防溺水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落实各项措施。
年级主任督促本年级各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检查落实情况。
班主任是班级防溺水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及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及游泳教学(如有)中,加强安全指导与管理,传授防溺水知识和技能。
保安人员加强校园周边水域巡逻,及时制止学生私自下水行为。
三、安全教育
1.课程教育: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每学期至少开展2-3次专题教育课,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安全教育影片、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溺水危害,掌握预防溺水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2.主题活动: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等时间,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活动,组织学生撰写防溺水心得体会、制作手抄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3.家校共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防溺水知识,明确家长在学生防溺水工作中的监护责任,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特别是在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
四、日常管理
1.考勤管理:严格学生考勤制度,对未到校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查明原因,如因私自下水导致未到校,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上报。
2.校园周边巡查:保安人员每天定时对校园周边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危险水域进行巡查,发现学生私自下水或在水边玩耍,立即制止并通知学校和家长。同时,在危险水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3.游泳教学管理:如学校开展游泳教学,必须选择具备资质的游泳场馆和教练,提前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配备足够的救生人员和安全设备。
五、应急处理
1.制定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防溺水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职责。
2.应急演练: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防溺水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3.事故处理:如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并及时通知家长和相关部门。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如实报告事故情况,不得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
六、监督与考核
1.定期检查: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安全教育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执行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考核评价:将防溺水安全工作纳入各部门和教师的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对在防溺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