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保障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应对学校托管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被迫退出的紧急情况,切实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因托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导致无法正常供餐,需进行应急处置保障师生饮食的所有情况。
(三)工作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将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2.快速反应原则:在发现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协同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各班级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带来的挑战。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决策,统筹调配学校各类资源。
(二)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及职责
1.信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络与信息报送;收集、整理事故相关信息资料,撰写并发布事故通报与公告;接待媒体记者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咨询与采访,做好舆论引导与信息发布管理工作。
2.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校医、经过急救培训的教师
职责:对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师生进行初步诊断与救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时联系并送往附近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协助医疗机构了解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对校内其他师生开展健康检查与预防性指导。
3.学生安置组
组长:
成员:
职责:统计患病学生信息,通知家长事故情况,协助家长做好患病学生的照顾与护理工作;组织对未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观察与安抚,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师生和家长的紧张情绪。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后勤工作人员
职责:保障应急处置物资供应,如急救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负责食堂及其他校园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维护校园水电供应、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为患病师生及家属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支持。
5.事故调查组
组长:
成员:学校安全管理相关人员、食堂管理人员、卫生专业人员
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对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对食堂的食品原料采购渠道、验收记录、储存条件、加工过程、餐具消毒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检查与分析,封存留存食品及相关物品样本,送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验;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
三、应急响应流程
(一)事故报告与通知
1.食堂工作人员或师生发现食品安全事故迹象或已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食堂管理人员报告。食堂管理人员在初步核实情况后,迅速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症状表现、涉及人数等基本信息。
2.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长(校长)宣布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二)应急响应措施
1.保障师生安全与健康
医疗救护组立即携带急救设备和药品赶赴现场,对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师生进行紧急救治。对于症状较轻的师生,如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在学校医务室进行初步处理,如催吐、补液、对症用药等。
对于症状较重或有生命危险的师生,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其送往附近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并安排专人陪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通知患者家长事故情况,告知孩子的症状表现、救治进展等信息,安抚家长情绪。
学生安置组组织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一排查统计,了解学生的饮食摄入情况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有症状的学生。对于未出现症状的学生,要求其留在教室或宿舍观察休息,避免恐慌和不必要的活动。
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或经过心理辅导培训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师生和家长的紧张情绪,稳定校园秩序。
2.协助调查与处置
事故调查组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食堂进行全面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食堂区域,保护事故现场,以便进行后续的调查取证工作。
对食堂的食品原料、成品、半成品、餐具、厨具、加工设备等进行封存,留存样品,并配合卫生专业人员进行采样检测,以确定中毒原因和中毒物质。
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堂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调查,包括食品采购渠道、采购凭证、食品加工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
3.加强校园管理与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组负责对校园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尤其是食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增加消毒频次,选用合适的消毒剂,采用科学的消毒方法,防止交叉污染和疫情传播。
加强对校园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