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模板06:环境烘托式模板
(模板范文+作文导写)
中考记叙文写作环境烘托式作文模板
一、标题设计
标题要体现环境与文章情感、主题的关联,可通过融入环境意象,或暗示环境烘托下的情感氛围,吸引读者并点明文章特色。
1.直接融入环境意象:
如《暴雨中的温暖》《雪夜的灯光》《老街的黄昏》,将“暴雨”“雪夜”“老街”等环境元素直接体现在标题中,让读者初步感知文章场景。
2.暗示环境烘托的情感:
像《乌云散后的晴空》暗示从压抑到开朗的心境转变;《梧桐叶落时的成长》以梧桐落叶的环境,暗示成长中的感悟。
二、开头部分(约100-150字)
思路:开篇通过细致的环境描写,迅速营造与文章情感基调相符的氛围,吸引读者并自然引出下文故事。
1.压抑环境烘托低落情绪:
“天空布满铅灰色的云,仿佛一块沉重的幕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风卷着枯叶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发出呜呜的哀鸣。我攥着那张考砸的试卷,脚步沉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绵软无力。”
2.美好环境烘托愉悦心情:
“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在地上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朵的芬芳。我背着书包,哼着小曲,满心欢喜地向学校走去,今天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3.神秘环境设置悬念:
“夜,漆黑如墨,只有一弯冷月高悬天际。老宅的门在风中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有什么东西冲出来。我站在门口,望着黑洞洞的屋子,心里既好奇又害怕,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
作用:奠定文章情感基调,为故事发展营造氛围,引发读者兴趣。
三、主体部分(约400-500字)
(一)故事开端(约100-150字)
思路:在环境烘托的氛围下,引出故事的起因,将环境与事件自然结合,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
写法:延续开头的环境描写,融入人物和事件。例如:“教室里的日光灯发出惨白的光,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上。老师拿着试卷走上讲台,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当听到自己不及格的分数时,窗外的雷鸣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失败。”
(二)发展与高潮(约200-250字)
思路:在故事发展和高潮阶段,持续运用环境描写,强化情感表达,推动情节发展,使环境成为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1.以环境变化暗示情节转折:
“雨越下越大,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瞬间变得空荡荡的。我在雨中漫无目的地走着,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突然,一把伞撑在了我的头顶,是妈妈。雨幕中,妈妈的身影显得那么高大,那么温暖,这一刻,我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感动。”
2.用环境烘托紧张氛围:
“夜幕笼罩着山林,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我和小伙伴们在山林中迷路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月光透过茂密的树林,洒下一片片诡异的光斑,我们紧紧地靠在一起,大气都不敢出。”
(三)故事结局(约100-150字)
思路:在故事结尾处,再次借助环境描写,呼应开头,点明主题,表达情感升华或感悟。
1.美好环境体现积极结局:“雨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天边。我和妈妈手牵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原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2.萧瑟环境表达遗憾或反思:“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我站在曾经和好朋友玩耍的老地方,如今却只剩下我一个人。回想起我们之间的争吵和误解,心中满是懊悔。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份友谊。”
四、结尾部分(约100-150字)
思路:总结全文,点明环境烘托下所传达的情感或道理,升华主题,引发读者共鸣。
1.抒情议论式:
“那一场暴雨,淋湿了我的身体,却也洗涤了我的心灵。它让我明白,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面对,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晴天。环境可以影响心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
2.首尾呼应式:
若开头是压抑的环境,结尾可写:“如今,每当看到天空中飘来乌云,我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乌云过后,必定是灿烂的阳光。就像那次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范文】
雨夜的伞花
天空仿佛被戳破了窟窿,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柏油路上,溅起层层水雾,整个世界都笼罩在灰蒙蒙的雨幕中。我站在学校门口,望着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心里满是焦急与无奈——早上出门走得急,忘记带伞了。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我的心情愈发低落。雨越下越大,风也越刮越猛,吹得我浑身发冷。我缩在墙角,看着雨水顺着屋檐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难道我要冒着雨跑回家吗?这样肯定会感冒的。就在我满心绝望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是妈妈!她撑着那把印着蓝白小花的雨伞,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正急匆匆地向我跑来。“宝贝,等急了吧?”妈妈的声音带着喘息,眼神里满是心疼。她迅速把雨伞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