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1967年5月出生,男,汉族1990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矿机专业毕业1990年7月~1993年11月,威远石油机械厂从事机加工工艺技术、设备管理,助工1993年12月~1995年12月,测井公司射孔弹厂从事射孔弹研制、生产技术,助工1996年1月至今,测井公司射孔弹厂从事射孔弹研制、生产技术,工程师培训情况1994年6月-7月,学习油气井常用起爆器材使用安全技术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7年5月-6月,学习计算机基础、CAD辅助设计主办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2002年9月至今,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主办单位:华北工学院主要科研成果(一)1、1994年1月~1994年12月,《SCYDD-102大孔径射孔弹研制》,该项目通过大庆射孔器材检测中心委检;2、1994年1月~1994年12月,《聚能切割器系列产品研制、开发》,该项目获局、内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实用新型专利,完成两种弹的设计、试验;3、1995年1月~1995年12月,《射孔弹粉末冶金药型罩国产化研究》,该项目获测井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药型罩配方的设计、试验分析、技术报告的编写;主要科研成果(二)4、1995年1月~1995年12月,《聚能切割器系列产品研制、开发》,完成了弹的设计、模具设计、工装设计、模具设计、工装设计、试验、调整及完善工作、上井试验等;5、1996年5月~1997年11月,《聚能射孔弹药型罩系列国产化研究》,该项目获局第四届青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内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了弹的结构调整、药型罩配方的设计、试验;主要科研成果(三)6、1996年1月~1997年12月,《射孔弹及聚能切割器CAD专用软件的研制》,通过公司验收,建立了各型射孔弹、切割器图库、数据库及参数化绘图等;7、1997年1月~1997年12月,《聚能切割器应用推广及23/8in、27/8in、31/2in三种油管切割器开发》,该项目获测井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青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局第四届青年科技活动成果推广奖;从设计到产品定型、试生产、产品推广使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主要论文或技术报告(一)1、《无杵堵大孔径射孔弹研究》发表于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届测井年会,评为优秀论文,收入《测井技术》Vol.22.1998增刊,获四川省石油学会一九九五~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奖,合著,第一作者;2、《聚能切割器研究》发表于《测井技术》Vol.23,获石油学会射孔分会首届年会三等奖,独著;3、《低碎屑高孔密大孔径射孔弹的研制》发表于《国外测井技术》1996年第6期,合著,第一作者;主要论文或技术报告(二)4、《提高四种油管切割器切割性能》,获1999年局青年QC成果一等奖,独著;5、《提高127弹质量稳定性》,获1999年局青年QC成果一等奖,集团公司二等奖,合著;6、《提高低碎屑大孔径射孔弹质量》,获2000年局青年QC成果一等奖,集团公司QC成果二等奖,合著;7、《油气井油管、套管穿孔技术》,发表在《四川测井与射孔》,独著。工作业绩(一)科研方面:组织参与了11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已经获得公司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集团公司级三等奖1项、局级二等奖4项,内江市一等奖2项、内江市二等奖2项,公司级一等奖4项、公司级二等奖2项,其产品大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公司射孔技术服务市场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确保射孔弹制造技术领先于国内各厂家。作为第三设计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工作业绩(二)生产方面: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量技术疑难问题,主持了深穿透射孔弹的生产工艺、大孔径射孔弹的生产工艺、聚能切割器的生产工艺、穿孔弹的生产工艺等射孔弹(药型罩)的生产设计,保证了生产的顺利完成。生产技术攻关:参与了几次大型质量攻关活动。我作为主要成员,分别在95年1-4月、96年6-8月、97年7-10月的射孔弹质量攻关中想方设法,从弹壳结构、药型罩结构及配方着手,进行了大量试验、调整完善工作。工作业绩(三)大庆送检弹的技术攻关:鉴于89弹、127弹存在的稳定性差、穿深也有待提高的情况,98年1-4月、99年4-6月、2000年1-4月,弹厂先后组织攻关人员对弹的装药结构、药型罩结构、罩的配方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改进、优选各项参数,使之匹配,再经严格的试验验证,使弹的穿透深度和穿深稳定性均达到满意效果。我作为主要成员之一,作了大量实际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作业绩(四)1米弹的攻关活动:我作为成员之一,和大家一起制定了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调整了弹的装药直径、装药量、药型罩结构和压制烧结工艺。并精心设计了1米弹弹壳内腔为两锥加圆弧结构。通过试验,优于其它几种结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