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术语》
(讨论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并在“2023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及各分技术委员会年会”证,该项目论证结果为预研项目,《铜及铜合金术语》国家标
准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牵头、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浙江天宁合金材
料有限公司、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灿根智能有限公司、江西广信新材料有
限公司、宁波金田同业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材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桂林漓佳金属有限公司等单位共
同开展标准预研工作。
1.2立项目的和意义
《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是对铜及铜合金材料、生产、产品、检测、工艺等方面术语进
行定义的基础性标准。标准规定了材料、未加工产品、加工产品、生产方法和热处理方法的
术语及定义,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材料和产品。标准规范并统一铜加工行业对铜及铜合金相关
名词术语的定义和理解,标准的修定和实施,对于规范铜及铜合金术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铜加工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同时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标准的国
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GB11086-2013《铜及铜合金术语》是参考采用国际标准ISO197-1:1983《铜及铜合金
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材料》、ISO197-2: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未
加工产品(精炼型材)》、ISO197-3: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3部分:加工产品》、
ISO197-4: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铸件》、ISO197-5:1980《铜及铜合
金术语和定义第5部分:加工和处理方法》,并根据当时铜及铜合金技术的发展进行的修
订的,至今已实施十一年多。
随着我国铜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部分术语和定义
已不适用,如冰铜、黑铜、阳极铜、箔材等,需要对术语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以规范并统
一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理解。标准的修定和实施,可以对于规范铜及铜合金术语起
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铜加工领域提供基础性支撑。
1.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所作的工作
1
(1)项目编制组
标准预研任务确定后,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确定了标
准的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制定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共同开展标准修订
预研工作。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标准执笔;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振
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天宁合金材
料有限公司、宁波兴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珠海唯其科技
有限公司负责补充铜及铜合金术语及标准信息、讨论确定标准及编制说明的相关内容。
(2)编制单位技术基础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是综合性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拥有铜及铜合金高精度电子带、
大管大棒、弥散强化无氧铜、宽厚板等多条生产线,产品涉及铜及铜合金板、带、箔、管、
棒、型材,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拥有国
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重金属加工材质检站、河南省铜镁材料和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铝集团高性能铜板带加
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有色行业铜及铜合金材料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先后从德国、
美国、法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十二个国家引进了100多台(套)先进的无损探伤和理化
检测设备,为有色金属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技
术研发队伍,具备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技术能力和标准编写能力。铜合金材料与生产技术
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市场需求,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能力。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