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发明家系列课讲义
电学模块第七课:变光阿呆
一、课程目标
知识学习目标:
1.重点认识电阻:限制电流的元件,单位是欧姆,电阻的大小可以用万用表测量;
2.重点掌握电阻和电流的关系:(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3.一般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长度和宽度(横截面积)
4.一般了解变阻器及其应用。探究学习目标:
1.通过对于保护小灯不被烧坏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通过不同大小对电流的影响实验探索锻炼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科学习惯,学会单一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通过铅笔芯游戏的实验探索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是科学,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火星盒子制作目标:
1.观察和认识变光阿呆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元件;
2.在教师指导下动手组装完成变光阿呆的制作;
3.通过变光阿呆的制作,对电阻的大小和对电流的影响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课堂组织形式
1.组织开放式问题讨论
2.问答式课堂互动
3.随堂趣味测试题
4.设计互动探究实验
5.火星盒子制作演示和指导
6.课后习题巩
三、课堂准备
名称
内容
来源
备注
1
PPT课件
课程全流程演示文稿
火星人俱乐部课件
2
相关参考视频
实录视频、说课视频、实操说课视频
火星人俱乐部备课视频
3
互动实验教具
探究电阻和电流的关系:5号电池、小灯、导线、不
同大小的电阻(220欧和10k欧)、万用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B铅笔、A4纸、导线、小灯、电池
老师自备
4
学生组装器材及工具
火星盒子——变光阿呆(每人一套)、螺丝刀(每人
一套)
火星盒子需按学生数量
订购;螺丝刀需根据学生数量由教师提前准备。
5
课后习题
课堂作业
爱学习备课平台
四、详细上课流程
本节课包括课堂预热和7步具体流程:
(1)通过进门考及知识图谱讲解方式回顾上节内容,时长5分钟。
(2)第1-4步为理论讲解,时长控制需在55分钟内,通过光头强动画引入保卫小灯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并认识欧姆,再通过电阻和电流大小的探索实验总结出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然后再通过铅笔芯游戏体会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最后了解变阻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第5步为制作时间,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主完成变光阿呆的搭建,时长为40分钟。
(4)第6步为课程总结,时长为10分钟。
(5)第7步为课后作业布置,把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里。
上课步骤
主要内容
注意事项
【知识回顾】进门考
【对应PPT】复习内容
【时长】5min
【讲解】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第1步】认识电阻
【对应PPT】“小灯保卫战”
1.观看光头强小视频,引出灯烧坏了的话题;
2.学生们讨论如何保护小灯不被烧坏;
1.本节课制作比较简单,课中要
部分
【时长】10min
3.老师通过接电阻和不接电阻的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是谁保护了小灯;
4.老师讲解电阻
引导学生多思考;
2.注意额定电压为1.7伏的红色小灯接在两节电池上就会烧掉
【第2步】认识电阻和电流
的关系
【对应PPT】“电阻和电流”部分
【时长】15min
1.老师讲解欧姆的故事激励小朋友坚持自己的爱好,让学生认识电阻的
单位欧姆;
2.老师通过演示电阻和电流的关系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的结论;
3.学生在此实验过程中学会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让学生观察两个电阻的区别,知道色环不一样,电阻大小不一样,但是不需要知道色环的含义
【第3步】认识电阻的大小
【对应PPT】“铅笔芯游戏”部分
【时长】15min
1.老师抛出问题,电阻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学生思考;
2.老师给学生发A4纸、铅笔、小灯、电池、导线等,带领学生自行测试;
3.学生总结出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铅笔线长度和宽度。
4.老师讲解变阻器,并带领学生总结生活中的变阻器。
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不同,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第4步】了解变光阿呆的
原理
【对应PPT】“变光阿呆
1.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变光阿呆的原理;
2.老师展示阿呆里的变阻器,并教会学生如果调节电阻。
的原理”部分
【时长】5min
【第5步】动手制作变光阿
呆
【对应PPT】“开始动手制作啦!”部分
【时长】35min
①指导学生打开包装盒,将零件分类摆放整齐在自己前方桌面上。
②带领学生完成组装
【第6步】课程总结
【对应PPT】“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部分
【时长】10min
老师根据ppt里的知识图谱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的知识要点,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