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整形与美容论文
作者:刘思蔚
摘要:本文介绍了激光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范围,激光整形美容医疗的发展历
程和重要原则及其未来。并且针对激光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介绍
了当前医用激光器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laserintheapplicationofcosmeticsurgery,cosmetic
surgerymedicallaserimportantprinciplesanditsfuture.Andequipmentforlasertherapy
intheclinicalapplicationofseveralkeyaspectsofthecurrentmedicallasersintroduce
newdevelopmentsandtrends.
关键词:激光、激光器、美容、整形、医疗
Keywords:laser,laser,cosmetic,plastic,medical
正文:激光一词来源于英文LASER(也有人翻译成莱赛光或镭射)是
由英文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的每一个
字的首写字母拼写而成,意思是受激辐射光放大。1960年Mainman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以后又有红宝石激光、钕玻璃激光、CO2
激光、氩激光等相继问世;70年代又发明了Nd:YAG激光、氮激光、
He-Ne激光、可调谐染料激光等;80年代发明了金蒸气激光、钛激
光、铒激光、准分子激光等;90年代又有新的自由电子激光、可调
谐固体激光、可变脉宽激光、超短脉冲激光、钬激光、Q开关激光等
出现。
一.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分为几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为基础研究阶段
激光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大部分在60年代就完成了。自第一台激
器问世后,被称为“激光医学奠基人”的Goldman(著名皮肤病学专
家)等就开始在皮肤上研究了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1961年有
人将红宝石激光试用于对剥离的视网膜进行焊接;1963年,Goldman
开始将红宝石激光应用于良性皮肤损害和文身治疗并取得成功,开创
了激光医学应用的先河。60年代中后期还相继研制出氩离子(Ar+)激
光、低功率CO2激光和钕玻璃激光,但临床应用不多。我国在激
器研究的初期走在了世界前列,1961年长春光机所研制了我国的首
台红宝石激光器,1965年北京同仁医院开始了红宝石激光视网膜凝
固的动物实验,1968年上海研制出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2、20世纪70年代为临床试用阶段
1970年Goldman等人首次用连续CO2激光治疗基底细胞癌和皮肤血
管瘤,由于连续地提供有效的激光功率和能量密度,克服了早期脉冲
激光功率低、效率低的缺点,从而掀起了国内外首次激光医疗热潮,
连续CO2激光被广泛地用于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科、理疗料、
针灸科和肿瘤科等,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70年代应用于皮肤美
容的连续激光还有Ar+、Cu蒸气和Nd:YAG等激光。这些连续激光
对组织的热损伤属非选择性的,治疗后常伴随皮肤瘢痕色素减退等副
作用,尚达不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3、20世纪80年代为学科形成阶段
1983年,Anderson和Parrish提出了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即“光热
分离”理论,其含意为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
能量、脉冲持续时间,以保证对病变组织进行有效治疗之同时,尽量
避免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该理论实现了激光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的完美统一,是激光医学特别是激光美容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设计的脉冲激光机在80年代有很大进步。相继
出现了铒激光、准分子激光、以及不断完善的CO2激光和脉冲染料
激光,激光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地用于研究、诊治疾病和美容治疗,
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专业化队伍,这是激光医学学科形成的重
要标志之一。
4、20世纪90年代为发展成熟阶段
90年代起,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医用激光器与电子
计算机、纤维内镜、图象分析、摄象录象、荧光光谱、X线和超声等
新技术不断结合,使医用激光器朝着高性能、智能化、微型化及专科
化方向发展。新型美容激光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取得了非常显著
的成就:90年代初期应用Q开关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