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主题视域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与实施.docx
文件大小:18.5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56千字
文档摘要

大主题视域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摘要在大主题视域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真正落地。以统编教材五上第五单元为例,从“大主题”为锚点,从“凝练大主题,构建单元核心目标”“具象大主题,创设实用性情境任务”“完善大主题,开发表现性评价量规”三个方面,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大主题“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整体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设置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力求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然而,教师在设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时,往往采用单篇线性教学,或者习惯用文学性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与交流,导致学生无法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表达与传递有意义的信息。

“大主题”是指以学科大概念或者大观念将统编本教材中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与真实的情境问题加以统整,凝聚成一个极具张力的学习生长点,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环境,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1]。因此,从大主题的视角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可以增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效果。下面,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下简称“本单元”)为例,探究大主题视域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

一、凝练大主题,构建单元核心目标

本单元属于说明文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太阳》《松鼠》,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围绕“把事物说明白”这一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通过该单元的学习,获取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指向学生当下或未来生活交流沟通的需要。

对标2022年版课标,可见,本单元无论是人文主题、选文内容还是语文要素,都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高度一致。将“人文”与“工具”相统一,可凝练出大主题为“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说明清楚,让说明文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这一大主题把单元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有机融通,统领整个单元教学活动。

进而,围绕提炼出的大主题,可以设置本单元的核心目标为:搜集说明对象的相关资料,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介绍事物的主要特点或制作程序。设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根据确定的写作对象,积极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筛选;

2.能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

3.能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从不同方面入手,介绍清楚闲置物品,完成“闲置物品文字介绍”任务,制作一份文字海报;

4.能用活泼的语言,进一步对闲置物品进行讲解说明,完成爱心义卖的解说任务;

5.能针对不同情境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形成“不同场景需要不同表达风格”的认识。

二、具象大主题,创设实用性情境任务

大主题的生成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转化过程,需要依托具体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就提示教师,需要在大主题的统领之下,从日常生活的需求出发寻找和开发任务主题,全面整合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获得能力进阶。

(一)创设生活化的主题情境

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是把单元核心知识运用隐含在有意义的典型语文生活场景中,可以是真实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模拟的任务情境[2]。本单元的教学,以学校“爱心义卖”活动为依托,创设“‘闲余’大翻身”这一主题情境,以“如何成功推荐并售卖自己的闲置物品”为驱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学习,帮助学生在说明事物与生活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可情境创设如下:

同学们:

相信在你们的家中,肯定堆放着一些闲置物品。本学期,学校将开展爱心义卖活动,请你化身“爱心义卖员”,和家人一起,挑选出家中的闲置物品,充分挖掘物品的亮点,以文字作品的形式进行说明介绍,参与爱心义卖,帮助物品找到自己的新主人吧!若物品没有成功售出,班级将提供线上售卖平台,帮助你进行直播售卖,最终的爱心义卖所得将捐献给贫困学生,让闲余物品的价值进一步升华!

这是一个带有探究性思维的驱动型情境和任务,它有三层含义:一是表达的目的。该单元的核心任务是为了“成功推荐并售卖自己的闲置物品”;二是隐含的任务。售卖中,需要综合性地运用不同说明方法来介绍讲解,凸显商品的特色和亮点;三是知识迁移的情境。学生将知识迁移应用,化身为“爱心义卖员”,开展义卖活动,这本身也体现了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