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代的饮食文化.ppt
文件大小:13.13 MB
总页数:10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8.45千字
文档摘要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第63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彝: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第64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爵:古代饮酒器的通名,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第65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左:兽面纹觚,通高15.1cm,宽10.7cm,重0.37kg右:受觚,通高26.4cm,宽14.8cm,重0.93kg第66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觥第67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耳杯是饮酒器,古称“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多为漆器。“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三月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第68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饕餮纹觯(zhì),商代晚期,通高19.8,口最大径9.3,底最大径9.1厘米,椭圆。第69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菜品命名先秦肴馔的名字是朴实简单的,命名大概包括两重意思,一是用什么食物原料制作的,二是制作的方法。有的两重意思皆有,有的只是强调一面。第70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饮食生活交响曲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的饮食生活不单纯是生理现象,更是个文化现象。经济地位、社会环境、文化教养、宗教信仰对人们的饮食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不仅食用的肴馔和进餐时使用的器具有很大区别,更重要的是贯彻其中的心理需求和文化精神存在着更大的差异。第71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宫廷饮食生活皇帝富甲天下,不论多么昂贵的难得之物,只要皇帝愿意,由这些制作的食品必先在宫廷里流行。技艺最高的厨师也多被搜罗到御厨,因此历代宫廷还是留下许多著名筵席和名肴名馔。如能表现周代烹饪水平和中原食风的“八珍”,唐代的百花糕、青精饭、遍地锦装鳖、浑羊殁忽等,宋代的烧羊肉、羊舌签、螃蟹羹等。第72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宫廷饮食生活慈禧的菜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应节的吉祥菜;第二类是贡品菜;第三类是寿膳房按照节日膳谱做的例菜。第73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贵府的饮食生活中国第一部关于饮馔的著作《食经》出于北魏豪门大姓崔浩之手。他在书中总结的烹饪经验主要源自其母亲卢氏,卢氏娘家也是北方大姓,崔卢两姓都是历经数代的贵族。后代食单、食谱许多出于贵府,如隋朝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食单》及“红楼”美食等。第74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士大夫饮食生活第75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士大夫饮食生活《名都篇》曹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虾,寒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踘壤,巧捷惟万端。注释:臇(juàn),蹯(fán)。第76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西周的火锅第31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战国的烤炉第32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西汉的烤炉和煎炉第33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豪强大族家的厨房和陶灶模型第34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画像石酿酒图第35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代的宴饮与席间娱乐第36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粮食加工机械——舂碓第37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斗茶图宋代的茶具第38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炊具鼎第39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第40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第41页,共10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鬲(lì):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