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1
ArcGIS三维建模二次开发
1.三维建模基础
1.1三维数据类型
在ArcGIS中,三维数据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TIN(TriangulatedIrregular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用于表示地表的高程数据。
Raster(栅格数据):用于存储连续的高程数据,常见的格式有DEM(DigitalElevationModel)。
3DFeatures:三维要素,如三维点、线和面。
3DObjects:三维对象,如建筑物、树木等。
SceneLayer:场景图层,用于高效地管理和显示大规模的三维数据。
每种数据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例如,TIN适用于高精度的地形建模,而栅格数据则适用于大范围的高程数据存储和处理。
1.2三维数据的获取与生成
获取三维数据的常见方法包括:
卫星数据:通过卫星遥感获取高程数据。
激光雷达数据(LiDAR):通过地面或航空激光雷达获取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
无人机航拍: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影像数据,并通过摄影测量技术生成三维模型。
手动输入:通过手动输入坐标和高程数据生成三维模型。
生成三维数据的方法包括:
TIN生成:使用ArcGIS中的TIN工具生成不规则三角网。
栅格数据生成:使用ArcGIS中的栅格工具生成DEM。
3D建模软件:使用如AutoCAD、SketchUp等软件生成三维对象,并导入ArcGIS中。
1.3三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三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在ArcGIS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FileGeodatabase:文件地理数据库,支持存储复杂的三维数据。
EnterpriseGeodatabase:企业级地理数据库,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管理和共享。
SceneLayerPackage:场景图层包,用于高效地存储和传输三维场景图层。
1.4三维数据的可视化
在ArcGIS中,三维数据的可视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ArcGISPro:支持三维数据的高级可视化和分析。
ArcGISAPIforJavaScript:用于在Web应用中实现三维数据的可视化。
ArcGISOnline:支持在线发布和共享三维数据。
1.5三维数据的分析
三维数据的分析功能在ArcGIS中非常强大,包括:
体积计算:计算三维模型的体积。
视线分析:分析从某一位置看到的视线范围。
坡度分析:分析地形的坡度和坡向。
光照分析:分析不同时间的光照情况。
2.ArcGISPro中的三维建模
2.1ArcGISPro三维环境介绍
ArcGISPro是ArcGIS的下一代桌面应用,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建模和分析功能。在ArcGISPro中,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入三维环境:
SceneView:创建一个新的场景视图,用于显示和分析三维数据。
SceneLayer:添加场景图层,支持多种三维数据类型。
3DAnalyst:使用3DAnalyst扩展模块,进行高级的三维建模和分析。
2.2创建和管理TIN
2.2.1创建TIN
使用ArcGISPro创建TIN的步骤如下:
打开ArcGISPro,创建一个新的场景视图。
在目录窗口中选择你的高程数据(如点数据)。
使用“3DAnalyst”工具箱中的“创建TIN”工具。
#导入ArcPy模块
importarcpy
#设置工作空间
arcpy.env.workspace=rC:\path\to\your\workspace
#输入点数据
input_points=elevation_points.shp
#输出TIN
output_tin=elevation_tin
#创建TIN
arcpy.CreateTin_3d(output_tin,WGS84,[[input_points,Shape.Z,ELEVATION]])
2.2.2管理TIN
管理TIN的方法包括:
编辑TIN:添加、删除或修改TIN中的点。
转换TIN:将TIN转换为其他数据格式,如栅格数据。
#编辑TIN
arcpy.EditTin_3d(elevation_tin,ADD,new_points.shp,Shape.ZELEVATION)
#转换TIN为栅格
arcpy.TinRaster_3d(elevation_tin,elevation_raster,FLOAT,LINEAR,1,1)
2.3创建和管理3DFeatures
2.3.1创建3DFeatures
在ArcGISPro中创建3DFeatures的步骤如下:
打开ArcGISPro,创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