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校园网设计方案.doc
文件大小:19.0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3.52千字
文档摘要

校园网设计方案

摘要:伴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日益普及,各教育科研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应用已经开展起来。1994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主持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正式启动,“校园网”伴随全国各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校园网;需求分析;技术规定;主干网;网络建设

1引言

但凡将分布在不一样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对应的管理、应用软件,以实现计算机的资源共享、数据互换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校园网实质上是服务于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局域网。那么,中、小学的校园网应当怎样设计呢?本文以肇庆职业学校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来论述。

首先,需求分析,也就是校园网建设的目的,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其目的一般是实现资源共享,同步对某些特殊的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进行共享,减少不必要的反复劳动和大量资金投入;提供校内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图书等)、事务管理(人事、财务、教务等)、办公应用、课堂教学以及电子邮件、WWW等服务,从而实现校内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的需求;校园网建设必须具有高速的网络传播速度,提供文、图、音、像相结合的多媒体信息的传播,以便满足教师在备课及教学中对多媒体的需要;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相联,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信息,进行教学、学习、研究、讨论、交流,实现远程办公和远程教学。

2校园网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规定

2.1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设备,使系统既成熟可靠又能反应当今应用水平,并具发展潜力。

2.2开放性

整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符合对应的国际原则和协议。提供开放的网络接口和数据接口,使不一样的产品能协同运行,以便数据互换、信息共享。

2.3扩充性

系统应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充。在系统容量、能力、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可以以便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不仅能保护学校的投资,并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

2.4可靠性

应当在系统构造、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系统可以无端障运行。同步系统必须具有出错处理、容错能力、冗余备份功能。

2.5实用性

整个网络的功能应完全立足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需求,保证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精确。

2.6安全性

网络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设置分级保护、控制数据存取的权限,防止对系统的非法侵入。

2.7可维护性

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简要、以便、有效。

2.8可操作性

必须提供友好的中文界面,操作简便,容错性强,易于管理和维护。

2.9经济性

在充足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物美价廉、经济实用的技术和产品。

3主干网的选择

目前主干网技术有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迅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异步传播模式),这几种主干网技术中FDDI是一种已经得到公认的成熟的网络技术。它基于令牌传送存取方式,使用双环构造,通过一种叫做“令牌”的帧在网络上循环而发挥作用,在任何时候,环上只有一种令牌,工作站没有得到令牌就不能进行传播,但FDDI是一种容许不一样帧长的共享级访问机制,因此会产生不固定的网络延时及负载,不适合传送影像和语音。迅速以太网是100MbpsIEEE802.3u原则,是老式的IEEE802.310Mbps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老式以太网同样,它可以工作在共享型和互换型环境中。迅速型以太网可以构成互换式以提供优秀服务质量,可以在全双工模式下操作而无冲突发生。千兆以太网是老式以太网和迅速以太网的发展。

网络建设,包括综合布线、网络服务器设置、操作系统及软件应用系统开发、接入Internet的方式、网络安全及管理。

综合布线方面,肇庆职业学校需要联网的包括综合大楼、试验大楼、培训处和校办工厂,学校的整体网络规模约为100个信息点,其建筑物分布相对集中,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将支持语音、数据等综合信息的高质量传播,并适应多种不一样类型、不一样厂商的电脑及网络产品;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了国际原则的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接插不一样类型的终端设备以支持话音、数据、图像等数据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布线系统符合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规定,以便与国内国际其他网络互连。并且布线按照符合国际原则的构造化布线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

网络服务器设置、操作系统及软件应用系统开发方面,肇庆职业学校校园内部环境需要提供多种功能服务,对外需要访问Internet,数据量大,应用较复杂。因此在校园网络的服务器配置上,选用两台高性能的服务器作主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分别负责内部网络应用的访问及管理功能,以及外部的Internet访问和控制功能。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