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强化训练六(A层)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墨子说:“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由此可知,墨子
A.功利思想严重 B.批驳孔孟学说 C.维护君主专制 D.具有家国情怀
2.曾有学者指出:“中国皇帝是最高宗教领袖,可是,人人手中都有一些书,皇帝本人也要按照书中所说行事。曾有一位皇帝企图废除这些经书,然而却徒劳无功,最终这些经书战胜了暴政。”材料中“经书战胜了暴政”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 B.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C.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D.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3.北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的特点。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
C.儒家思想影响绘画 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
4.近代学者黄仁宇评价李贽时说“他的观点不能见容于他所处的社会,然而这个社会需要如何改造才能承认他的观点,在书中却不着一字。”李贽著作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
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思想钳制 B.社会缺乏改造的条件
C.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 D.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
5.宋元之际的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一个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就形成了小说。《三国演义〉实际上也是《三国志》里的故事被市井艺人不断演化,内容越来越丰富的。这反映出当时
A.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 B.传统价值取向转变
C.文学艺术的娱乐性增强 D.市民文化渐趋成熟
6.革命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指易姓和改朝换代,近代逐渐有彻底变化和根本变革之意,维新之意与改革、改良相近。有学者建立近代文献数据库,检索“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等关键词在1890~1926年的使用情况如图。图中关键词的变化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 B.工人暴力革命的兴起
C.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减弱 D.救国的主流思想变化
7.在《觉醒年代》里,陈独秀说道:“中国现实政治和人民生活、政治理想都无关系…好象狗争骨头一般罢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我们只应该拿人的运动来轰散那狗的运动,不应该抛弃我们人的运动去加入他们狗的运动。”这表明陈独秀
A.主张个体思想独立与自由 B.鼓动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C.引导中国走上了俄式道路 D.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8.下表所示为1920年《新青年》刊发的关于各地工人状况的部分调查报告,这说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重视工农联合 B.全国工人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 D.知识分子注重理论实践结合
9.《新全球史》认为:某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点是
A.反对满洲贵族,实现五族共和 B.振兴民族经济,改善国计民生
C.推翻清朝封建专制腐败的统治 D.明确提出反帝,谋求民族平等
10.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当时这一主张旨在
A.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践结合 B.以开放心态对待外来文化
C.反思以往过多否定中国文化的做法 D.凝聚人心争取抗战的胜利
11.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中国
A.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的影响 B.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C.形成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12.《新华字典》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