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常用试验设计方差分析.ppt
文件大小:10.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3.85千字
文档摘要

method:缝合方法time:缝合后时间rate:轴突通过率析因设计第3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析因设计第3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缝合后时间(time)有统计学意义(P=0.012),缝合方法(method)以及缝合方法和缝合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析因设计分析结果第3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重复测量的资料:在日常研究中常需对一个观察单位重复进行多次测量,这样所获得的资料称之为重复测量资料。对于观察单位的定义不同,重复进行观察的方式不同,重复测量的资料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第3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般来说,研究设计中考虑以下问题时应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研究主要目的之一是考察某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个体间变异很大,应用普通研究设计的方差分析时,方差分析表中的误差项值将很大,即计算F值时的分母很大,对反应变量有作用的因素常难以识别。有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很难征募到足够多的数量,此时可考虑对所征募到的对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进行测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第3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本原理基本思想:仍然应用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将反应变量的变异分解成以下四个部分:研究对象内的变异(即测量时间点或测量条件下的效应)、研究对象间的变异(即处理因素效应)、上述两者的交互作用、随机误差变异。因素:受试者内因素------用于区分重复测量次数的变量受试者间因素----在重复测量时保持恒定的因素分析目的:一是分析受试者间因素的作用;二是考察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测量指标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以及分组因素的作用是否会随时间发生,即是否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第3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应用条件反应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反应变量的均数向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对于自变量的各取值水平组合而言,反应变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相等。第3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常用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第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用试验设计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重复测量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第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130只肿瘤小白鼠,按照肿瘤大小可分为三组(大,中,小),研究某中药方剂提取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将30只小鼠的按照肿瘤大小分成三组,每组1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或不给予中药方剂提取物。第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230只肿瘤小白鼠,按照肿瘤大小可分为三组(大,中,小),研究某中药方剂提取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及肿瘤大小对中药方剂抑制效果的影响将30只小鼠的按照肿瘤大小分成三组,每组1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或不给予中药方剂提取物。第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316只肿瘤小白鼠,按照肿瘤大小可分为4组(超大,大,中,小),每组按照种系可以分为4类小白鼠(各1只),该研究某中药方剂提取物(浓度分为4个水平,分别为1U,2U,3U,4U)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第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表3肿瘤小白鼠的案例3种系超大大中小甲1U2U3U4U乙2U3U4U1U丙3U4U1U2U丁4U1U2U3U第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430只肿瘤小白鼠,按照肿瘤大小可分为三组(大,中,小),研究某中药方剂提取物不同时点(0h,1h,2h,3h)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0h,1h,2h,3h测量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将30只小鼠的按照肿瘤大小分成三组,每组1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0h,1h,2h,3h测量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第9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完全随机设计只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两个或多个水平,也称单因素设计。该设计的分析可分以下几种情况:当处理因素只有两个水平即两个处理组时,可选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u检验或秩和检验。当处理因素有多个水平即多个处理组时可考虑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