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金融学 第3版 课件 第13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
文件大小:1.27 M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6.14千字
文档摘要

13.3.4.2增加有效供给政策由于通货紧缩原因是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一般应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的发展。13.3.4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治理1996年成功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是进入1997年后,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到了1998年5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下跌,企业经营效益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国内需求出现严重不足迹象。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提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其主要政策包括:①增加国债发行。②中央银行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了货币供应。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与财政拨款总额也大致相等。13.1.2.3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出来的指数。优点:覆盖范围广,反映出来的价格变动较为全面。13.1.3通货膨胀的类型13.1.3.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的通货膨胀:4-9%飞奔的或疾驰的通货膨胀:亦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10-50%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达到三位数以上(50%以上)。13.1.3.2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型通货膨胀:在市场机制充分有效运行的条件下,政府对经济并不加以严格管制,对物价的上涨也不施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物价向上波动的特征十分明显。隐性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抑制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导致物价与市场供求的脱节。13.1.3.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上升、利润上升等因素导致供给减少而导致的通货膨胀。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混合型通货膨胀:由需求、供给和结构因素共同起作用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13.1.3.4按通货膨胀预期程度可以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够正确预期通货膨胀率,从而债权人计算借款利息时会将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而工人签订工资合同时会加上通货膨胀率,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受到损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人们不能正确预期通货膨胀率或者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小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常常会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13.1.4通货膨胀的原因-13.1.4.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当需求增加超过供给时,会引起价格的上升。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而社会总供给要受到社会资源、产出水平、充分就业等条件限制,不能无限增加。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总供给同等规模增加总供给较低规模增加总供给丝毫不增加YPBAC投资的增加对总供给的影响横坐标代表国民收入Y,纵坐标代表价格P,AD代表社会总需求,AS代表社会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增加则AD右移,结果是价格上升到P1,出现了通货膨胀,而同时国民收入增加到Y1.YPAD1ADASYY1P1P2图13-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13.1.4.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流行的一种通货膨胀的理论。如图所示,社会总供给减少则供给曲线AS左移至AS1,结果是价格由P上升至P1,而同时国民收入由Y减少至Y1。YPADASY1Y图13-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P1PAS1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1.工资推动2.利润推动3.价格操纵推动4.进口成本推动(1)工资推动:工资率取决于劳动供求,由工会和雇主议定。工会力量强大时,会使工资高于竞争的工资,并超过劳动生产率水平,导致物价上涨。继而陷入工资—价格螺旋上升。通货膨胀是货币工资自发的、一次性的增长,而没有劳动生产率的先前提高或物价总水平的先前上升。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或者工会要改变收入分配目标而引起。(2)利润推动:在不完全竞争下,卖主能够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获取垄断利润,推动物价上涨。Y1Y2P2P1D(3)价格操纵推动:指垄断企业和寡头对部分产品卖价进行操纵,人为抬高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4)进口成本推动:是由于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