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练习题库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缝合面颈部皮肤时,进针点和皮肤的关系
A、进针点与皮肤呈30°角
B、进针点与皮肤呈60°角
C、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
D、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
E、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进针点与皮肤呈90°角,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应等于或
略小于皮下间距,所以A、B、C、D选项说法均错误,答案为E。
2.涎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损伤
B、逆行性
C、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D、血源性
E、腺源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涎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逆行性感染,主要由涎腺导管
系统的损伤、狭窄、阻塞等导致涎液排出不畅,细菌逆行感染涎腺而
发病。血源性相对少见;腺源性主要见于儿童;邻近组织炎症波及不
是最主要途径;损伤一般是诱因,而非主要感染途径。
3.咽后壁组织瓣的长宽比例应为
A、1899-12-3101:01:00
B、1899-12-3100:01:01
C、2~3:1
D、4:1
E、1.5: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咽后壁组织瓣手术中,组织瓣的长宽比例一般以2~3:1为
宜,这样可保证组织瓣有足够的血供及良好的手术效果。
4.最常引起牙根吸收的颌骨病变是
A、角化囊肿
B、牙源性黏液瘤
C、成釉细胞瘤
D、极端囊肿
E、残余囊肿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成釉细胞瘤是最常引起牙根吸收的颌骨病变
。成釉细胞瘤生长方式特殊,可压迫周围组织包括牙根,导致牙根吸
收。而角化囊肿、根尖囊肿、残余囊肿、牙源性黏液瘤虽也可引起一
些颌骨改变,但一般不是最常导致牙根吸收的病变。
5.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表现中,不包括
A、小脑镰钙化
B、多发性角化囊肿
C、易伴发成釉细胞瘤
D、分叉肋
E、皮肤基底细胞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角化囊肿、皮肤
基底细胞痣、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一般不
易伴发成釉细胞瘤。
6.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肿瘤为
A、牙龈瘤
B、囊性水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成釉细胞瘤E、蔓状血管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具有局部浸
润性生长的特点,可侵犯周围骨质等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水瘤
、蔓状血管瘤主要是血管相关的病变,一般不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特
性。牙龈瘤是一种炎性增生物,不是真性肿瘤,虽有一定的侵袭性,
但与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特点的肿瘤概念不完全相同。
7.发生颧骨、颧弓骨折必须行手术复位的指征是
A、轻度复视
B、眶下区麻木
C、开口受限
D、轻度面部畸形
E、颌面肿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颧弓骨折手术复位的指征主要是明显的张口受限。因为颧
弓骨折移位可能压迫颞肌和咬肌,导致肌肉活动受限,引起张口困难
。当张口受限明显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语言等功能,此时多
需要进行手术复位,以恢复正常的张口度。而颌面肿胀、轻度复视、
眶下区麻木、轻度面部畸形等情况不一定都需要立即手术复位。
8.局部麻醉
A、指用局麻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
,从而使该区痛觉消失的方法。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依然存在,
不适用于不合作的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局部麻醉指用局麻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
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痛觉消失的方法。其他感觉如触压、温
度觉依然存在,不适用于不合作的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该描述
准确地阐述了局部麻醉的定义及相关特点,符合局部麻醉的概念及适
用情况。
9.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广泛切开引流的目的不包括
A、预防呼吸困难的发生
B、充分引流
C、改变厌氧环境
D、减少毒素吸收
E、消除皮下气肿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广泛切开引流的目的主要是预防
呼吸困难、减少毒素吸收、改变厌氧环境、充分引流等,而皮下气肿
不是广泛切开引流的目的,一般皮下气肿可随切开引流后的病情好转
而逐渐吸收。
10.腺源性感染主要发生在
A、翼颌间隙
B、嚼肌间隙
C、舌下间隙
D、咽旁间隙
E、下颌下间隙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下颌下间隙多为腺源性感染,主要来自下颌下腺、舌下腺
等涎腺的感染,细菌经导管逆行进入下颌下间隙。咽旁间隙感染多为
牙源性及邻近间隙感染扩散所致;嚼肌间隙感染主要来源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