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辅导个案:走出性别认同的迷宫--初中女生性别认同混乱的心理辅导案例.docx
文件大小:21.28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6千字
文档摘要

辅导个案:走出性别认同的迷宫--初中女生性别认同混乱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名初二女生出现了性别认同混乱问题,前来求助。心理教师通过引导来访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开展了三个方面的辅导与干预:引导来访学生理清对好朋友的真实情感,找到背后的根源是性别认同混乱;使用认知疗法指导该生调整对性别角色的错误认知,突破性别刻板印象,发展性别双性化,形成稳定的性别认同感;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改善长辈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接纳性别认同的多元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接纳来访学生。

一、个案概况

若男(化名),13岁,初二女生,是家族三代中唯一的女孩,有一个弟弟。她从小与堂表兄弟玩耍多,性格男性化,活泼好动,行为大大咧咧,留男式短发,着装中性,从不穿裙子。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常数落她“没有女孩子样”,这让她很难过,甚至渴望成为男生。

父母对她粗暴教育,经常责怪和打骂她,而对弟弟百般宠爱。若男因此感到苦闷和不平衡,认为父母因她是女孩而不喜欢她。父亲常训斥母亲“女人无用”,让她更觉得身为女孩毫无好处。若男喜欢与男生交往,仅与一位性格温柔的女生小露(化名)为友。她误以为自己爱上小露,一周前表白被拒,小露明确表示不接受同性恋并疏远她。

若男感到悲伤、痛苦,母亲也认为她的想法“恶心”。她认为如果生为男生就不会被轻视、责骂或抛弃,因无法成为男生而感到难过、无助、绝望,为不被接纳而孤独、难堪,一周以来无法专心上课,晚上难以入睡,于是前来心理辅导室求助。

二、分析评估

(一)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

认知原因:若男觉得自己喜欢小露就是爱情;若男认为身为女孩子是没有一点好处的;若男存在性别刻板印象,认为自己的行为特点不像女生;她认为,如果自己是男生,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

情绪原因:若男成长过程中受到爷爷奶奶的轻视与数落,还有父母的打骂与不理解,表白好朋友被拒,积累了很多负面的情绪,包括难过、厌恶(对女性身份)、苦闷、不平衡、悲伤、痛苦、孤独。性格与行为原因:若男性格偏男性化,活泼好动,行为举止大大咧咧。留着男式短发,着装打扮中性化,喜欢与男孩子玩。?

2.社会因素?

家庭方面:(1)若男是家族三代中唯一的女孩,性格与行为受到男生的影响比较多,发展出比较多的男性角色特点。(2)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经常数落她没有一点女孩子样。(3)父母对若男的教育方式粗暴,经常责怪、打骂她。?

重要生活事件:向同为女生的好朋友小露表白后被拒绝,被疏远,受到打击,对自己的女性性别角色产生了强烈抵触。

人际关系:有很多男生朋友,仅有一位女生朋友,这导致若男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认知比较匮乏,也因此容易混淆与女生朋友之间的感情性质。?

(二)心理评估?

1.主要问题?

若男是家族中唯一的女孩,因与家族男孩相处较多,发展出“男性化”性别角色特点。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父母对若男打骂、对弟弟宠爱,加之长辈的性别刻板印象,导致若男缺乏性别角色认可与情感关爱,并内化了这些性别刻板印象。这使得她对女性角色产生错误认知,性别认同混乱,排斥女性身份,渴望成为男生并与女生恋爱,表白被拒后受到打击。?

2.问题的严重程度?

若男因为表白同性朋友被拒绝、被疏远而感到内心痛苦,持续一周白天无法专心上课,晚上入睡困难,已经明显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生活,但问题尚未泛化,因此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三、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了解信息?

第一阶段是第一次辅导,通过积极关注、共情、自我表露等技术,与若男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收集若男的相关资料(事件、认知、情绪、行为、家庭背景等),同时在谈话过程中向她介绍心理辅导的保密原则,使若男放低戒备心理,尽量详细介绍相关信息。在辅导结束时留下作业:思考人们对男生、女生的刻板印象分别是什么。

以下是辅导片段:?

若男:我想问问老师,你觉得同性恋恶心吗??

心理教师:看来,你的事和同性恋有关??

?若男:是的……我是同性恋。我妈妈骂我变态,恶心。(眼红)?

心理教师:你听到妈妈的这句话觉得很受伤,很难过,是吧。?

若男:嗯,喜欢一个人有错吗?只是因为我也是女生?生为女生又不是我选的。

心理教师:哦,你喜欢上了一个女生。能告诉我,是怎样一个女生让你如此心动呢??

若男:她很温柔,她对我很好,和其他女生不一样,没那么矫情,没那么小气。?

心理教师:听起来是挺特别的一位女生,而且还对你特别好。被这么美好特别的女生特别地对待,你感觉很温暖吧??

若男:(笑了笑)嗯,她真的让我觉得好幸福。可是,她不理我了。(揉眼睛)?

心理教师:发生了什么事??

若男:我和她告白了,可是她说她不接受同性恋,让我以后和她保持距离。

以上辅导中,心理教师运用了多种心理技术,收到了很好的辅导效果。(1)反问技术:通过反问,将问题抛回给若男,掌握话语主动权,引导她深入思考;(2)同理心表达:理解并支持若男的情感,传达对她的关心;(3)积极关注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