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诊断脉诊.ppt
文件大小:16.88 MB
总页数:6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2.99千字
文档摘要

诊小儿脉方法一指三部诊法:用左手握小儿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用右手大拇指按在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转寻三部;七八岁可以挪动拇指诊三部;九至十岁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十五岁可以按成人三部诊法进行。第31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2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三岁以下的小儿,除了脉诊之外,应注意形色,声音和诊小儿食指络脉,按胸腹头额等诊法。第33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正常小儿的平和脉象,较成人脉软而速,年龄越小,脉搏越快2~3岁小儿——脉动6~7至为常脉,约每分100~120次5~10岁小儿——脉动6次为常脉,约每分100次左右,4~5至为迟脉第34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儿病脉三岁以下的,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的,六至为平脉,七至以上为数脉,四五至为迟脉。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急,以辨别阴阳寒热表里,邪正盛衰,不详求二十八脉。浮数为阳,沉迟为阴,强弱可测虚实,缓急可测邪正。数为热,迟为寒。沉滑为痰食,浮滑为风痰。紧主寒,缓主湿,大小不齐为滞。小儿肾气末充,脉气止于中候。不论脉体素浮素沉,重按多不见。如重按乃见,便与成人的牢实脉同论。第35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脉诊的临床应用及意义第36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应用及意义脉诊的临床运用脉诊的意义第37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脉诊的临床运用独异脉的诊断意义辨脉主病不可拘泥脉症顺逆与从舍临床应用及意义第38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独异脉的诊断意义疾病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特殊的脉象变化部位之异:某种脉象仅见于某一部脏气之异:某些脉象常见于相应脏腑的病证脉体之独:病中突出表现为某种脉象,其所主的病证自明临床应用及意义第39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辨脉主病不可拘泥临床应用及意义第40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脉症顺逆与从舍脉与症的相应与不相应,以判断病情的顺逆临床应用及意义第41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脉诊的意义辨别病证的部位判断病证的性质分辨邪正的盛衰推断病证的进退临床应用及意义第42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脉诊的现代研究第43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中医诊断脉诊第1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正常脉象第2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脉象正常脉象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亦称平脉。第3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脉象的特点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利;寸、关、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绝。第4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脉象的特点有胃有神有根正常脉象第5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胃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正常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脉以胃气为本。”第6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脉象有胃1、脉位居中,不浮不沉。2、脉率均匀,不快不慢。3、脉力充盈,不强不弱。4、脉道适中,不大不小。5、脉势和缓,从容、流利。第7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神柔和有力,脉律整齐正常脉象《景岳全书·脉神章》记载:“东垣曰:谓脉中有力即有神矣,……”《辨脉论》记载:“按指之下有条理,先后秩序不乱者,此有神之至。”第8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根沉以候肾,尺以候肾,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正常脉象第9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脉象的生理变异(一)个体因素影响(二)外部因素影响正常脉象第10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个体因素影响性别年龄体质脉位变异正常脉象第11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性别正常脉象第12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年龄正常脉象第13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体质正常脉象第14页,共6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脉象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