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多颅神经损害.ppt
文件大小:9.71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4.82千字
文档摘要

第2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颅底内面结构有以下特点1、颅底有三个窝颅前窝(anteriorcranialfossa)颅中窝(middlecranialfossa)颅后窝(posteriorcranialfossa)2、有孔、管、沟和裂是神经血管出入的通道3、颅底与硬脑膜连结紧密4、颅底与眼眶、鼻腔和耳邻近第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颅前窝(anteriorcranialfossa)构成前部:沿正中有隆起的鸡冠,鸡冠两侧为筛骨筛板,筛板两侧为额骨的眶板.后部:蝶骨小翼后缘.下部:毗邻骨性的眼眶和骨性的鼻腔内容颅前窝容纳大脑半球额叶.第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颅中窝(middlecranialfossa)构成:由蝶骨体的上面,蝶骨大翼的脑面和颞骨岩部的前面构成。内容:容纳大脑颞叶及垂体。颅中窝成蝶形,可分为较小的中央部(鞍区)和两个较大凹陷的外侧部。1、垂体与垂体窝体(hypophysisandhypophysealfossa)(1)垂体的位置(2)垂体的形状主要结构:蝶鞍、垂体、鞍隔、视神经与视交叉、海绵窦第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颅后窝(posteriorcranialfossa)1、组成:由颞骨岩部后面和枕骨内面组成2、内容:容纳小脑、脑桥和延髓第6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嗅神经损害真正的嗅神经很短,迄今尚无原发性嗅神经病的报告,常与其他颅神经疾病合并存在或继发于其他疾病,主要症状为嗅觉障碍。病因和机理主要为传导嗅觉纤维被阻断所致。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颅内血肿、前颅窝、鞍区与鞍旁肿瘤、外伤、颅内压增高症与脑积水、老年性嗅神经萎缩、各种中毒及感染等。某些颞叶癫痫及精神病。临床表现嗅神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缺失、嗅幻觉与嗅觉过敏等。第9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神经损害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视神经属于中枢性传导束,视神经损害系视神经传导通路内某种病因所致传导功能障碍的疾病。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病因甚多,常见的病因有外伤、缺血、中毒、脱髓鞘、肿瘤压迫、炎症、代谢、梅毒等。其共同的发病机理是引起视神经的传导功能障碍。第10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动眼神经损害动眼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眼肌麻痹2.复视3.瞳孔大小及瞳孔反射改变一、眼肌麻痹可分为周围性、核性、核间性、核上性四种。1.周围性眼肌麻痹:上睑下垂,有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亦受到很大限制。2.核性眼肌麻痹:选择性损害个别眼肌功能,如内直肌、上直肌,而其他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不受影响,多伴有邻近神经组织损害,常见于脑干的血管病、炎症、肿瘤。3.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多见的是一侧眼球外展正常,而另侧眼球不能同时内收,但两眼内聚运动正常。此因病变波及内侧纵束(如多发性硬化),眼球水平性同向运动障碍引起。4.核上性眼肌麻痹:破坏性病灶时,产生两眼同向活动障碍,即凝视病灶同侧,其特点为无复视;双眼同时受累;麻痹眼肌的反射性运动保存。第1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动眼神经损害1、后交通支动脉瘤?2、痛性眼肌麻痹?3、脑干梗塞?第1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面神经麻痹(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facialpalsy)又称贝耳(Bell)麻痹(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acuteinflammatorypolyradiculoneuritis)又称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