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底节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对预后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ocx
文件大小:42.24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2.89万字
文档摘要
基底节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对预后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起病急骤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脑出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据统计,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高达30%-4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基底节区是脑出血最为常见的部位,约占脑出血的40%。基底节区富含众多重要的神经结构和血管,当该区域发生脑出血时,不仅血肿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