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XX县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pdf
文件大小:193.47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6.49千字
文档摘要

XX县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

手足口病是人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0XA16,

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

下的婴幼儿。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

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

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

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

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肠道病

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总体目标

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减少发病率,降

低病死率,指导和规范全县范围内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

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属地管理,分级

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

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卫生、教育、财政、宣传等相关部门及乡

镇、社区、街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托幼机构开展的手足口病

防治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

五、组织管理

县人民政府成立XX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

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统

一领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各种资源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卫生、教育、宣传等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

构,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小学和托幼机构实行手足口病防控

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

目标和责任。

县卫生局成立由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等相关专业人员

组成的手足口病防控技术专家组和临床医疗救治组,指导全县手足

口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县级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应成立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置小组,根

据职责分工和县卫生局指派,负责开展本单位或本地区的手足口病

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六、各乡镇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职责

(一)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要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要求,重点组织在

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切实加

强人畜粪便的科学处理,组织消毒器械和药物,积极开展“除四

害”工作,特别是蚊、蝇等病媒生物,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减少肠

道传染病的发生。加大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加强对各小

学、托幼机构、零散儿童及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的宣传教育。

(二)县卫生行政部门

县卫生局负责指挥、协调、管理我县辖区内手足口病防控工

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并负责信息收集,及时掌

握疫情动态和开展医疗救治,组织开展手足口病应急培训和演练,

组织专家组对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会诊,开展督导检查和社会动

员及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置。

县卫生局加强与教育局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

息沟通和固定联络员制度,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形成多部门

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

(三)教育部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加强对各中小学、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落

实校内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应急控制措施,在卫生部门

的指导下,在各学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协同卫生监督所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各学校自备

水源进行检查,对学校及幼托机构内设商店进行检查,严禁无牌无

证食品出售,严禁各学校和幼托机构制办凉菜,坚决限制病从口

入。

托幼机构:

每日进行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发现可疑患

儿及对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神经系统疾病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