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细菌学》3细菌的致病作用.pptx
文件大小:864.81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细菌的致病作用;掌握传染的概念机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病原微生物
感染
条件致病微生物;致病性(质)
细菌引起疾病的性质
毒力(量)
表示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感染量(ID50)
;;粘附因子
菌毛
粘附于组织细胞
有组织特异性
细胞壁成分
膜磷壁酸(LTA)
抗吞噬与扩散因子
荚膜
侵袭性酶类
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
血浆凝固酶
卵磷脂酶;;粘附因子
菌毛
细胞壁成分
膜磷壁酸(LTA)
抗吞噬与扩散因子
荚膜
侵袭性物质;外毒素特征:
蛋白质
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强
理化稳定性差
抗原性强;;外毒素
例如:霍乱毒素分子结构;外毒素特征:
蛋白质
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强
理化稳定性差
抗原性强;;;外毒素特征:
蛋白质
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强
理化稳定性差
抗原性强;;脂多糖LPS(lipopolysacharide);脂多糖LPS
菌体裂解释放
化学稳定性
不能成为类毒素
免疫原性弱;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
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感染性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对比;感染来源
外源性感染:
患者
带菌者
带菌动物
内源性感染
病菌侵入部位与数量
感染方式与途径;感染途径;不感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毒血症(toxemia)
细菌在局部繁殖,不入血,仅外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繁殖,到达其他部位,再繁殖致病。
败血症(septicemia)
细菌侵入血流后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者。
脓毒血症(pyemia)
化脓性细菌入血,在其中繁殖,又播散至其他许多组织或器官,引起转移性化脓病灶
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