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概述;;一、技能及其特点;(二)技能的特点
1.技能是一种特定的活动方式
2.技能是熟练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动作系列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
4.技能的学习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
5.技能要受一定的意识控制;二、技能的类型;(二)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又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2.动作执行的内潜性
3.动作结构的简约性;三、技能的作用;;智慧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智慧技能包括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其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技能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的重要保证。;一、智慧技能的形成过程;2.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
(1)确定所学智慧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
(2)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为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使小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
(2)使小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构成活动的动作不能以现成的形式教授,而是要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每一步的动作及执行顺序。这样,才能使小学生体会到各动作划分的原因及动作顺序的符合法则性,从而为其理解和接受。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5)教师可以用复述动作要领的方法来检查原型定向的学习成效。;(二)原型操作
1.原型操作及其作用
原型操作指依据智慧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方式付诸执行。;2.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1)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2)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3)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阶段转化。
(4)注意与言语结合。;(三)原型内化阶段
1.原型内化的定义
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2.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
(1)动作执行应从外部言语开始,逐步转向内部言语
(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然后再依据活动的掌握程序逐渐缩简,其中包括省略一些不必要的动作成分或合并有关的动作。
(3)要注意变化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4)在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二、智慧技能的培养方法;对小学生智慧技能的培养中应注意:
(1)使小学生了解智慧技能的形成过程;
(2)让小学生知道怎样做并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3)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
(4)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小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5)通过正确的示范、准确的讲解,使小学生明了技能的概念和要领;
(6)准确把握小学生学习向下一阶段顺利转化的时机
(7)注重小学生认知结构、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能举一反三,促进技能的巩固与迁移;
(8)使小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动作技能是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动作技能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社会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动脑”,还有善于“动手”,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一、动作技能的主要类型;二、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二)操作模仿
操作模仿指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有效的模仿和练习应当遵循下列基本条件:
1.模仿和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
2.在练习方式上,做到各种方法综合使用
(1)注意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相结合
(2)独立性较强的练习和独立性较差的练习结合使用
(3)在练习方式上还可以模仿性练习和实际性练习相结合;3.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分配应当合理
4.练习中要及时反馈
5.注意克服练习中的“高原现象”;(三)操作整合
操作整合就是把在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系统。;(四)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是指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动作技能达到熟练程度有以下几个标志:
(1)活动结构的改变。
(2)活动速度加快,品质变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