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是()
A.政府B.律师事务所C.企业D.社会团体
答案:A
2.申请法律援助一般应向()提出。
A.法律援助机构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
答案:A
3.下列哪类人员可能不符合法律援助申请人的经济困难标准()
A.低保户B.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职工C.企业高管D.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
答案:C
4.法律援助主要是为()提供法律服务。
A.所有公民B.经济困难公民C.外国人D.法人
答案:B
5.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的时间一般为()
A.3个工作日B.5个工作日C.7个工作日D.10个工作日
答案:C
6.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援助的形式()
A.法律咨询B.刑事辩护C.代理参加仲裁D.有偿法律服务
答案:D
7.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收取财物。
A.可以B.不得C.根据案件情况D.经当事人同意可以
答案:B
8.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属于诉讼案件的,应当在()提出申请。
A.诉讼开始前B.诉讼过程中C.诉讼结束后D.任何时候
答案:A
9.法律援助机构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应当()通知申请人。
A.口头B.书面C.电话D.短信
答案:B
10.以下关于法律援助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免费的法律服务B.只针对刑事案件C.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D.体现公平正义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A.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B.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C.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D.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答案:ABCD
2.法律援助机构的职能有()
A.受理法律援助申请B.审查法律援助申请
C.指派法律援助人员D.监督法律援助案件办理
答案:ABCD
3.哪些人员可以担任法律援助人员()
A.律师B.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C.法律援助志愿者D.公证员
答案:ABC
4.影响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确定的因素有()
A.当地经济发展水平B.财政承受能力C.法律援助的需求D.居民消费水平
答案:ABC
5.下列哪些情况下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终止法律援助()
A.受援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B.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C.受援人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D.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答案:ABCD
6.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律援助人员应()
A.遵守职业道德B.遵守执业纪律C.勤勉尽责D.接受受援人监督
答案:ABCD
7.公民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交的材料可能包括()
A.身份证B.经济困难证明C.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D.户口本
答案:ABC
8.法律援助的意义在于()
A.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司法资源B.促进司法公正C.维护社会稳定D.提高律师收入
答案:ABC
9.以下属于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有()
A.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B.盲、聋、哑人犯罪案件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C.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D.外国人犯罪案件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答案:ABC
10.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包括()
A.司法行政部门B.法律援助机构自身C.律师协会D.人民法院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只有公民才能申请法律援助。()
答案:错误
2.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提供法律援助。()
答案:错误
3.所有的律师都有义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答案:正确
4.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在全国是统一的。()
答案:错误
5.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律援助人员的费用由受援人承担。()
答案:错误
6.申请法律援助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
答案:错误
7.法律援助机构对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查主要是形式审查。()
答案:错误
8.受援人在法律援助过程中有如实陈述案件事实的义务。()
答案:正确
9.法律援助只针对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
答案:错误
10.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委托其他社会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答案:正确
四、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