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研究笔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诉讼法
答案:C
2.下列哪项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A.罚款
B.拘留
C.警告
D.没收财产
答案:B
3.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D.22周岁
答案:B
4.以下哪部法律专门规范行政诉讼行为()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答案:C
5.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责任主体
B.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C.损害结果
D.因果关系
答案:B
6.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不包括()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乡级人大
D.省级人大
答案:C
7.以下哪种权利属于身份权()
A.名誉权
B.隐私权
C.亲权
D.健康权
答案:C
8.下列合同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
B.租赁合同
C.保管合同
D.借款合同
答案:C
9.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
B.罚金
C.有期徒刑
D.死刑
答案:B
10.民事诉讼中,一般由()承担举证责任。
A.原告
B.被告
C.法院
D.主张事实的一方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包括()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答案:ABCD
2.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
A.被害人
B.自诉人
C.犯罪嫌疑人
D.被告人
答案:ABCD
3.民法中的物权包括()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担保物权
D.占有权
答案:ABC
4.下列属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ABC
5.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程序合法
D.形式合法
答案:ABC
6.以下哪些属于知识产权()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肖像权
答案:ABC
7.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答案:ABC
8.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方式包括()
A.直接送达
B.留置送达
C.委托送达
D.公告送达
答案:ABCD
9.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引起债的发生()
A.合同
B.侵权行为
C.无因管理
D.不当得利
答案:ABCD
10.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D.监督权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答案:正确
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
答案:错误
3.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
4.行政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答案:正确
5.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立法权。()
答案:错误
6.所有的民事行为都是合法有效的。()
答案:错误
7.刑事诉讼中,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答案:正确
8.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答案:正确
9.违约责任只能是财产责任。()
答案:错误
1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等;内容是指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
3.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和裁定等环节。起诉是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受理后法院进行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和辩论等;最后作出判决或裁定。
4.简述行政复议的特点。
答案:行政复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行政复议由行政相对人提出;二是复议机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