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法律写作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6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2
总字数:约2.31千字
文档摘要

法律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文书中,以下哪种字体常用于标题?

A.宋体

B.黑体

C.楷体

D.仿宋

答案:B

2.起诉状中,原告的基本信息不包括以下哪项?

A.姓名

B.性别

C.政治面貌

D.联系方式

答案:C

3.法律文书的语言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个特点?

A.准确性

B.模糊性

C.庄重性

D.精炼性

答案:B

4.在合同写作中,标的是指?

A.合同双方当事人

B.合同的目的和内容核心

C.合同签订的地点

D.合同签订的时间

答案:B

5.以下哪项不是判决书的组成部分?

A.首部

B.正文

C.尾部

D.封面

答案:D

6.法律意见书的主要作用是?

A.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建议

B.宣告判决结果

C.启动诉讼程序

D.进行强制执行

答案:A

7.上诉状的上诉理由主要是针对?

A.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

B.原审判决的纸张格式错误

C.原审法院的地理位置

D.原审法官的外貌

答案:A

8.法律文书中数字的用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律用汉字表示

B.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C.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相关规定

D.随意使用

答案:C

9.在撰写辩护词时,主要围绕什么进行辩护?

A.被告人的良好品德

B.被告人的家庭背景

C.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

D.社会舆论的导向

答案:C

10.仲裁申请书的提交对象是?

A.法院

B.仲裁机构

C.检察院

D.人民政府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文书的格式规范包括哪些方面?

A.纸张大小

B.字体字号

C.行距

D.页码编排

答案:ABCD

2.以下属于法律文书写作要求的有?

A.以事实为依据

B.以法律为准绳

C.遵循格式规范

D.表达个人情感

答案:ABC

3.在撰写起诉状时,需要写明的内容有?

A.诉讼请求

B.事实与理由

C.证据和证据来源

D.证人姓名和住所

答案:ABCD

4.合同的条款一般包括以下哪些?

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B.标的

C.数量、质量

D.价款或者报酬

答案:ABCD

5.判决书的正文部分包含?

A.事实认定

B.法律适用

C.判决结果

D.审判人员姓名

答案:ABC

6.法律意见书的结构通常包括?

A.首部

B.正文

C.尾部

D.附件

答案:ABC

7.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

A.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B.原审法院名称

C.案件的编号和案由

D.上诉请求和理由

答案:ABCD

8.法律文书中,引用法律条文时需要注意?

A.准确完整

B.最新有效

C.适当解释

D.随意篡改

答案:ABC

9.辩护词的种类有?

A.无罪辩护

B.罪轻辩护

C.从轻辩护

D.减轻辩护

答案:ABCD

10.仲裁申请书应包含的事项有?

A.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B.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C.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D.仲裁机构名称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文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重要。(×)

2.起诉状只能由律师撰写。(×)

3.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修改。(×)

4.判决书必须公开宣判。(√)

5.法律意见书可以没有法律依据。(×)

6.上诉状可以越级提交。(×)

7.法律文书中的日期可以随意填写。(×)

8.辩护词的目的是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9.仲裁申请书不需要写明仲裁请求。(×)

10.所有的法律文书都需要盖章。(×)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文书写作中事实部分的写作要求。

答案:事实部分应写明真实、准确、具体的案件情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要素,且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叙述,与案件相关的事实不能遗漏或歪曲。

2.简要说明合同成立的条件。

答案:合同成立需具备当事人自愿订立合同;有明确的合同标的、数量等主要条款;当事人就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这几个条件。

3.简述判决书的法律效力。

答案:判决书一经生效,具有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确定力指对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的确定;拘束力是对当事人和法院的约束;执行力是指可依法强制履行判决内容。

4.简要说明撰写法律意见书的注意事项。

答案:要依据准确的事实与有效的法律;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准确、规范;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法律文书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答案:准确性是法律文书的生命。准确的语言能明确表达法律关系、事实等内容,避免歧义。若不准确可能导致误解,影响法律程序的进行,损害当事人权益,也有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