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小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1954年宪法D.1982年宪法
答案:C
2.下列哪项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A.罚金B.拘役C.赔偿损失D.没收财产
答案:C
3.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第一顺位是()
A.祖父母、外祖父母B.兄、姐C.父母D.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答案:C
4.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B.由被告举证C.由检察院举证D.无需举证
答案:A
5.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6.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确定。
A.交易习惯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通常标准
答案:A
7.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侵犯知识产权()
A.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标B.自主研发的技术申请专利后被他人使用C.抄袭他人作品D.假冒他人专利
答案:B
8.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对行政拘留不服的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经营自主权的C.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D.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的
答案:C
9.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最多为()
A.20人B.30人C.50人D.100人
答案:C
10.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
A.同工同酬B.酌量发给报酬C.不发给报酬D.视情况而定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A.平等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C.宗教信仰自由D.人身自由权利
答案:ABCD
2.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3.合同的解除方式有()
A.约定解除B.法定解除C.协商解除D.强制解除
答案:AB
4.我国的刑罚种类包括()
A.主刑B.附加刑C.民事处罚D.行政处罚
答案:AB
5.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
A.拘传B.训诫C.责令退出法庭D.罚款、拘留
答案:ABCD
6.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依法成立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ABCD
7.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A.行政许可B.行政处罚C.行政强制D.行政征收
答案:ABCD
8.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
9.消费者的权利包括()
A.安全保障权B.知悉真情权C.自主选择权D.公平交易权
答案:ABCD
10.以下哪些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A.市场规制关系B.宏观调控关系C.企业组织管理关系D.社会保障关系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答案:正确
2.只有书面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错误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答案:正确
4.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一律不停止执行。()
答案:错误
5.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只有过错责任原则。()
答案:错误
6.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答案:错误
7.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答案:正确
8.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需要登记才生效。()
答案:错误
9.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
答案:错误(以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
10.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答案:错误(三倍,最低五百元)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宪法的特征。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以下特征:(1)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2.简述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