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质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诉讼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在法律上是被明确禁止的()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杀人D.无因管理
答案:C
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出生终于死亡B.18岁开始C.16岁开始D.结婚时开始
答案:A
4.下列哪项属于行政处罚()
A.拘役B.罚金C.警告D.没收财产
答案:C
5.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6.合同订立的方式一般不包括()
A.口头订立B.书面订立C.邮件订立D.暴力威胁订立
答案:D
7.以下哪种财产不能作为抵押物()
A.汽车B.房屋C.土地所有权D.机器设备
答案:C
8.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B.被告举证C.原告举证D.法院举证
答案:A
9.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6个月B.1年C.2年D.3年
答案:B
10.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B.60日C.90日D.120日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类推原则
答案:ABC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经过公证
答案:ABC
3.以下哪些属于物权()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D.债权
答案:ABC
4.下列哪些情形下劳动合同无效()
A.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B.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D.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的
答案:ABC
5.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
A.书证B.物证C.视听资料D.证人证言
答案:ABCD
6.以下属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
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姐妹
答案:ABC
7.我国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包括()
A.安全保障权B.知悉真情权C.自主选择权D.公平交易权
答案:ABCD
8.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的有()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肖像权
答案:ABC
9.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适用缓刑()
A.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犯罪情节较轻
C.有悔罪表现
D.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答案:ABCD
10.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方式包括()
A.直接送达B.留置送达C.委托送达D.公告送达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答案:正确
2.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也不需要接受任何处罚。()
答案:错误
3.合同一经订立就必然生效。()
答案:错误
4.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答案:错误
5.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答案:正确
6.继承权男女平等。()
答案:正确
7.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答案:正确
8.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答案:正确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永远不能获得假释。()
答案:错误
10.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存在不法侵害;二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三是目的是防卫;四是针对不法侵害人;五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简述民事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答案:民事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