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2.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选举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著作权
答案:A
3.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B.损害结果
C.因果关系
D.主观过错
答案:A
4.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5.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A.订立合同
B.抛弃所有权
C.侵权行为
D.遗嘱行为
答案:C
6.行政复议的审查对象是()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行政机关内部行为
答案:A
7.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各部委
答案:A
8.以下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A.拘传
B.逮捕
C.罚款
D.取保候审
答案:C
9.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
B.举证责任倒置
C.法院调查取证
D.无需举证
答案:A
10.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包括()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E.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答案:ABCDE
2.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出版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E.监督权
答案:ABCDE
3.以下哪些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返还财产
E.恢复原状
答案:ABCDE
4.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主观故意性
E.客观行为性
答案:ABC
5.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E.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答案:ABCDE
6.以下哪些属于诉讼证据()
A.物证
B.书证
C.证人证言
D.视听资料
E.鉴定意见
答案:ABCDE
7.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答案:ABCDE
8.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的有()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商业秘密权
E.植物新品种权
答案:ABCDE
9.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有()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E.省级高级人民法院
答案:AB
10.以下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司法判例
E.国际法学说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治就是以法治国。()
答案:错误
2.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错误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一律无效。()
答案:正确
4.只要有违法行为就必然要承担法律责任。()
答案:错误
5.刑法中的主刑可以附加适用。()
答案:错误
6.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答案:错误
7.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上诉。()
答案:错误
8.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正确
9.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采用自愿注册原则。()
答案:正确
10.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对国家具有拘束力。()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的作用包括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包括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答案: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等;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包括犯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