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A.杀人
B.抢劫
C.欠债不还
D.贪污
答案:C
3.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18周岁开始
C.16周岁开始
D.10周岁开始
答案:A
4.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责任主体
B.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C.损害结果
D.因果关系
答案:B
5.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A
6.以下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A.拘传
B.罚款
C.取保候审
D.监视居住
答案:B
7.下列哪一原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事实为依据
C.少数服从多数
D.罪刑法定
答案:A
8.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复合制
答案:A
9.下列哪种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C.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D.显失公平的合同
答案:A
10.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包括()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协商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渊源包括()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答案:ABCD
2.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是()
A.生命权
B.健康权
C.姓名权
D.肖像权
答案:ABCD
3.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主观故意性
答案:ABC
4.以下属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有()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辩论原则
C.处分原则
D.检察监督原则
答案:ABCD
5.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程序正当原则
答案:ABD
6.下列属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ABC
7.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发现权
答案:ABC
8.下列属于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的是()
A.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B.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C.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D.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答案:ABCD
9.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答案:ABCD
10.以下属于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有()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治就是以法律治理国家,强调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答案:正确
2.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
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答案:错误
4.合同一旦订立就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错误
5.我国行政机关依法享有立法权。()
答案:错误
6.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辩护权。()
答案:正确
7.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答案:错误
8.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答案:正确
9.我国刑法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案:正确
10.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包括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简述犯罪构成的四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四要件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等客观事实特征。
3.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答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简述行政复议的特点。
答案:行政复议具有以下特点: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由行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