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面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在法律逻辑中,“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答案:D
2.以下哪个是逻辑基本规律()。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以上都是
答案:D
3.“如果p,那么q”为假的情况是()。
A.p真q真
B.p假q假
C.p真q假
D.p假q真
答案:C
4.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关系。
A.正比
B.反比
C.无关系
D.有时正比有时反比
答案:B
5.在三段论“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违法行为是侵权行为,所以有些侵权行为是犯罪行为”中,犯了()错误。
A.四概念
B.中项不周延
C.大项不当周延
D.小项不当周延
答案:B
6.与“并非(p并且q)”等值的命题是()。
A.非p或者非q
B.非p并且非q
C.非p并且q
D.p或者非q
答案:A
7.按照逻辑推理,“张三或者是医生或者是教师,张三不是医生,所以张三是教师”这一推理属于()。
A.联言推理
B.选言推理
C.假言推理
D.归纳推理
答案:B
8.概念“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关系是()。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答案:A
9.在法律论证中,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设证推理
答案:B
10.“只有p,才q”为假的情况是()。
A.p真q真
B.p假q假
C.p真q假
D.p假q真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逻辑基本规律包括()。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答案:ABCD
2.以下属于复合命题的有()。
A.联言命题
B.选言命题
C.假言命题
D.负命题
答案:ABCD
3.概念的限制可以()。
A.增加概念的内涵
B.缩小概念的外延
C.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
D.明确概念
答案:ABCD
4.三段论的规则有()。
A.一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B.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C.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D.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答案:ABCD
5.以下推理形式有效的是()。
A.所有S是P,所以有的P是S
B.如果p,那么q;p,所以q
C.p或者q,非p,所以q
D.只有p,才q;q,所以p
答案:ABCD
6.法律概念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规定性
C.明确性
D.可操作性
答案:ABCD
7.在法律逻辑中,类比推理的特点有()。
A.从个别到个别
B.结论具有或然性
C.前提真结论不一定真
D.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
答案:ABCD
8.以下关于矛盾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其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
B.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
C.A与非A是矛盾关系
D.矛盾关系不同于反对关系
答案:ABCD
9.法律论证的构成要素包括()。
A.论题
B.论据
C.论证方式
D.论证主体
答案:ABCD
10.以下属于逻辑常项的是()。
A.并且
B.或者
C.如果……那么……
D.所有……是……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就越小。()
答案:对
2.三段论中两个特称前提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错
3.“p并且q”为真时,p一定为真。()
答案:对
4.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答案:错
5.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
答案:对
6.法律概念不同于普通概念,不具有客观性。()
答案:错
7.选言命题中只要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整个选言命题就为真。()
答案:对
8.类比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
答案:错
9.同